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刘丫 钟艳平)“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有声有色,每天只投入8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我热爱科研,享受科研,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研究。”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分享,“学生说我不会享受生活,我反问他,生活的定义是什么?科研就是我的生活,是我快乐的源泉。”
王中林,持之以恒地进行氧化锌纳米结构研究,使氧化锌成为除碳纳米管和硅纳米线之外,纳米技术中又一大材料;他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上诸多期刊论文,论文被行业广泛引用;2018年10月22日,他更是荣膺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埃尼奖组委会充分肯定了王中林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和技术的创立者地位。面对一系列成果和荣誉,王中林始终谦虚,多次强调自己的成果多半属于幸运,很多成果都是偶然的机缘巧合。他说,“我曾经总结了自己的12项原创研究,大多数是偶然情况下发现的。”
王中林回忆,2011年,他的学生在测试一款纳米发电机时突然发现了存在3-5伏的电压信号,而一般情况下应该显示是1-2伏的电压信号,学生向他说明了这一情况,王中林没有因为这个错误结果指责学生,反而嘱咐学生多做一些实验,继续观察结果。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这高出来的电压是由于摩擦产生的。2012年初,他带领团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纳米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小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把人走路、说话等各种由摩擦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转换成电能,为一些设备供电。“偶然情况下的错误,有时候并不一定是错误,也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王中林感慨。
1995年,王中林应聘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当副教授,由于没有专用实验室,他只能白天看文献,晚上蹭别人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下,王中林用三年时间发表了80多篇论文并一举获得终身教授的席位。聊起这段经历,王中林说他不能因为条件艰苦而停止研究,反而激发了自己奉行“实验和理论并行”的准则,也就是白天研究理论、晚上做实验,而且还是同时做三个课题。“我热衷于自己的研究,不觉得这是一件苦事,遇到困难就找解决办法,实在行不通就改变一下研究方向”。正是由于这样的热爱、坚持、勇于改变,才成就了如今研究成果丰硕的王中林。从开始做科研到现在,他始终奋斗在科研一线,亲自做实验、了解实验困难、解决学生的难题,也做到了他所说的“我的研究精神永不灭”。
工作之余,王中林很喜欢和自己的学生们谈天说地,从教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包括硕士、博士、交流生在内的250余名学生,从他清楚地说出这个数字,我们就能感受到,对于这些学生们,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作为一个个人,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把学生们培养好,他们就会将我热爱的科研事业延续下去,将我热爱的学科、领域发展好。”王中林说自己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走了很多弯路,并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行不通的,他希望自己能做学生们的领路人,让他们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弯路,并时刻给他们加油鼓励。在王中林内心看来,他希望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能做研究、做教授,把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但他却不这么要求学生,“你头脑灵光,毕了业可以去经商”,他说学生们还是应该做适合自己的工作。
除了对学生们的悉心培养,王中林还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科学,让科学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在他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双聘教授曹霞组建了Maxwell创新科普实验园,将王中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科普展品,引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王中林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火种,让他们的科学梦生根发芽。
“人一生的精力非常有限,看准一件事情就要沉下心扎下去。我在纳米领域已经研究了30年,未来的20年,我还会坚持现在的研究内容。”王中林说,这就是他“生活”的乐趣。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