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对宇宙,人类从未停止探索。

 

 

望远镜出现之前,古人拿什么探索宇宙?

星星们可像人类般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区分彼此?

从太阳到地球,神奇的太阳风是怎么产生的?

烟花般耀眼的超新星爆发,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那些星云和光环,它们在宇宙中燃烧出一番什么样的壮丽图景?

 

宇宙深处,是我心之所向

那些人类暂时无法抵达的地方,

就让科学、好奇心和想象力先到一步。

 

10月21日 13:30-16:00 17:00-18: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欢迎带上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来和科学家们一起迈向宇宙深处。

 

“我是科学家”第五期演讲&特别专场

两场活动招募开始!

 

我是科学家第五期活动

 

 

 

 

演讲嘉宾

 

 

王晓锋

《目睹一场宇宙的烟花》

 

超新星是恒星死亡时的剧烈灾变爆发现象,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其发出的光相当于1000亿倍太阳光的总合。这类天体是宇宙重元素的主要创造者,与宇宙生命起源以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们也是洞察宇宙未来命运的灯塔。

 

刘凯军

《今天宇宙空间里的“天气”怎么样?》

 

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空间真的是空空荡荡的真空吗?其实这一区域充斥着称为太阳风的稀薄电离气体。太阳风从太阳出发,不断吹拂地球,进而影响人类生活。类似的过程也影响着其它的行星。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空间物理的魅力吧。

 

李海宁

《给星星做一次“星口普查”》

 

宇宙中的恒星数量比地球上所有的沙粒总数还要多。它们遍布各个角落,“肤色“多样、年龄悬殊、族群不同、身世各异。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让我们来一次星星的超级人口普查吧。

 

赵洋

《从水运仪象台到简仪:古人拿什么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这件事,在中国一直备受重视。中国古代天文学一直领先周边各国,从观测设备即可窥出当时的科学创新精神:宋朝大科学装置“水运仪象台”、元朝国际合作项目“简仪”……望远镜出现之前,古人用什么仪器探索宇宙?

 

 

喻京川

《抵达宇宙深处之前,先画它:太空美术的前世今生》

 

艺术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农业社会的田园野趣、工业社会的机器时尚……随着太空时代到来,现代美术也诞生了新的艺术领域——太空美术。此后,太空美术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发展,太空美术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主持人

 

姬少亭

 

   

10月21日 13:30-16:0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

(报名截止到10月20号)

报名成功者将在10月20日前收到短信通知

名额紧俏,请珍惜到场机会哦~

  

 

特别专场

 

 

 

 

演讲嘉宾

 

 

张双南

《借你一双“慧眼”,去看宇宙之美》

 

 

硬科幻大片《星际穿越》的成功不仅仅是烧脑,更带来了令人无比震撼和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完美表现了科幻就是对科技的审美创造。

 

电影的科学顾问从事引力波探索几十年,终于在这部电影里用虫洞“发现”了引力波,并于2017年真的发现了引力波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的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虽然没有赶在引力波发现之前发射,却在引力波的最大新闻中惊艳登场。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慧眼”卫星是按照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思想设计和建造的,虽然不随大流拍照片,却给我们带来了宇宙其他维度的美。科学就是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审美发现。

 

张双南教授曾为“慧眼”改编了一首歌词——《 慧眼星愿 》,活动现场将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们组成的合唱团倾情演唱,为观众展现“慧眼”卫星带给人们的惊喜和激动。

 

 

主持人

 

吴欧

 

   

10月21日 17:00-18:30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

(报名截止到10月20号)

报名成功者将在10月20日前收到短信通知

名额紧俏,请珍惜到场机会哦~

  

 

   

小贴士

本次“我是科学家”演讲活动已加入果壳年度最重磅的线下活动——有意思博物馆,除了演讲,还有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市集摊位等多种活动等你来探索。

剧场仅限成人及8岁以上青少年入场。

请凭借活动行二维码到天桥艺术中心正门外“咨询处”领取剧场门票并进入主会场。

 

 

 

带上好奇心和想象力,和科学家们一起迈向宇宙深处| 演讲报名

图文简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对宇宙,人类从未停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