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四期演讲活动——你和世界,我想一起守护。

报名活动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本期演讲嘉宾  

 

 

 

1985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生贾峰提交了他的毕业论文《排污收费试论环境管理中经济杠杆的作用》。那一届毕业生近3000人,以“环境”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不超过3个,贾峰是其中之一。

 

而今,“环境保护”早已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看来,这一变化有其乐观一面:它是随着环境知识的获取、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环保意识加强等等变化而产生的综合结果。

 

而严峻的一面是: 1.8亿吨 ——这是中国每年的垃圾产量; 2/3 ——我们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作为资深的环保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贾峰一直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城市中垃圾焚烧站的建设。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其中, “邻避效应”是无法回避的难点之一。

 

(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操作巨型机械手抓取垃圾扔进焚烧炉里,利用焚烧热能发电,变废为宝。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项目都是很好的,只要不建在我家附近就行”, 这是公众对很多大型设施的评价,这些大型设施包括化工厂、核电站,也包括垃圾焚烧厂。NOT IN MY 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中文叫“邻避”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愈演愈烈的问题。

 

“我觉得每个人有权利期待在一个更优美的环境里生存,但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也有义务为了环境的改善,做一份自己能够做出的贡献,这样才能达到权利义务的高度的统一,那么良好环境到来那一天就指日可待了。”贾峰说。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面对严峻现实,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城市免遭垃圾围城的境遇?如何从政策、心理、公众教育等多种层面解决“邻避”问题?9月29日晚,贾峰老师将在“我是科学家”第四场演讲分享“邻避”问题的解决之道。

 

   

 

2018.9.29 19:30-21:30

北京·77剧场(77文化创意产业园)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

(报名截止到9月28号)

报名成功者将在9月28日前收到短信通知

名额紧俏,请珍惜到场机会哦~

 

 

 

 

 

 

 

​打开“邻避”之门,我们需要什么钥匙? | 我是科学家演讲报名

图文简介

NOT IN MY 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中文叫“邻避”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愈演愈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