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生于1919年,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7年赴法国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教。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贡献。他在拓扑学领域开展了奠基性工作,并创立了被国际数学界称誉的“吴公式”。

“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吴文俊曾经表示,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方向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人一直都在寻求怎样救国,怎样走复兴之路。虽然人们有不同的表达,但目标是共同的,就是要复兴中华,而大学在这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945年抗战结束以后,吴文俊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当了著名数学家郑太朴先生的助教。他回忆说,郑先生不善言辞,平日的接触很简单。然而有一天,郑先生特意到吴文俊家中,告诉他招考中法留学交换生的消息,鼓励他去深造,令他又意外又感激。

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百年纪念时,吴文俊专程回到母校看望了老师,与同学们举行了“科学观与人生观”的座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母校的学生诠释了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吴文俊担任校庆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并题词“勇攀高峰再创辉煌”,表达了深切祝福和美好寄愿。

在谈到对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建设时,吴文俊曾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上海交大是个在工程技术方面很强的高校,而数学与这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要太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应与某一个方面相联系,比如力学与数学就是平行发展的,我们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之处,而不要把某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对数学要加深理解。我希望母校能够继续保持朴实无华的学风。” 2008年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迎来80华诞。数学系系史编撰组组织编写了80年以来的系史——《数学系八十年》,吴文俊专门作序。

吴文俊一生教了多少学生,无法用数字计算。“学生不少,也有很出色的,但有的去世了。其中一个学拓扑学,本来很好的。60年代的,很出色的,在美国一次车祸中去世了。”语言中深含惋惜,良久才说,“有两个非常出色的,去世了。现在当然也有一些很出色的,一定要说谁比谁好,这很难说,都很不错的”,吴文俊的话音又出现了愉悦,“这叫做后继有人嘛”。在吴文俊的主持研究实践下,我国一支较完整的数学机械化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并在机器证明、方程求解、实代数几何等方面做出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奖励。

2017年五月,吴文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数学丰碑,这座数学丰碑屹立世界,熠熠生辉;他也留下了伟大的成就、伟大的人格、伟大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吴文俊:与数学结缘的一生

图文简介

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贡献。他在拓扑学领域开展了奠基性工作,并创立了被国际数学界称誉的“吴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