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宝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常帮母亲养蚕、栽树、采笋、砍柴,养成了务农的志趣,几次考入公费学校皆因时局变故辍学,后考入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考入费用负担较轻的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毕业留校任实验农场技术员。
1920年,金善宝从南京高师农科毕业,开始注重小麦研究。并在1928年和1929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和《小麦开花之时期研究》。
1930年7月,金善宝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作物育种。两年后回国,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
为了发掘祖国小麦种质资源,选优利用,他从广泛搜集的790多份小麦品种中,经过试种观察、整理和筛选,鉴评出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发挥了增产效益。
由于常年劳作,金善宝身体非常不好,走路拐杖不离手。当时,中大农学院有五老,即梁希、邹树文、李演恭、汪德章和金善宝。金善宝年纪不到50,却满头白发,因此也被列为五老之一。
1950年,长江下游洪水泛滥,华东地区、长江流域有上亿亩良田遭受水灾。如何抗灾、救灾,挽救人民的损失?金善宝根据华东地区历年来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多种马铃薯、移植冬麦度春荒”的建议,而当时华东地区的农民还从来没听说过冬小麦可以移栽,有的人持怀疑态度。为了说服农民,他亲自到南京郊区给大家作田间示范,把小麦移栽技术和科学道理传授给农民,使这一措施迅速推广,补救了华东地区农业受灾的损失。
作为我国农业科学的先驱,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在全国著名的高等农业院校执教的金善宝辛勤地口授笔耕,谆谆教诲,为我国农业战线培育出几代优秀人才。他所培养的学生,也正在肩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为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促进农业生产而奋力拼搏。
论科研成就,金善宝献身作物科研70多年,是现代中国小麦科学研究主要奠基人;论人才培养,金善宝从事农业教育30余年,桃李满天下;论精神品格,金善宝醉心科学,不慕名利。他的人生或许就像他培育的麦穗,深深扎根在科学的土壤并长出丰硕的果实。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