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庆逵1912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3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实际上,从事土壤研究工作对李庆逵而言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年轻时的李庆逵,受侯德榜事迹的鼓舞,立下了学习化工的志向,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办工厂,为国争光。但阴差阳错,大学毕业后,李庆逵最终去了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也因此,李庆逵放弃了本科学习的化学专业,转而从事土壤研究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李庆逵逐渐掌握了土壤分析技术,同时也意识到土壤学一样可以完成他“科学救国”的梦想。

在从事土壤及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的60多年中,李庆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早期,李庆逵和他的助手们从土壤、植物营养和肥料三者关系出发,对我国土壤中的磷素、钾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形态、转化规律以及施肥效应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就突出,其中关于“土壤磷素性质及磷肥品种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最为引人关注。同时,李庆逵还对我国红壤的生成、发育、开发利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受到国内外土壤学者的重视,对橡胶等热带作物宜林地的开发及合理施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李庆逵还编著了《土壤分析法》,大大推动了我国土壤分析化学的发展。

科研过程中,李庆逵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1950年6月3日,李庆逵从江苏原东台县大中集(大中集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市区旧称)出发,徒步考察,历时4月,完成台北(现东台)、射阳、滨海、灌云4县的滨海盐土调查,并编写了调查报告。在他的日记里是这样记录的:

“6月16日:拟明日向民众大会提几个问题:1、普通挑一次生泥每亩要几工?能……”

“6月20日:由庆生渡至王港。于王港东盐土采集獐毛草、盐蒿标本。……”

“7月9日:下午4时至新人村。晚过浮桥时坠水,大家竭诚扶助。”

……

想来也正是有了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李庆逵才能成为我国土壤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和国际土壤学界的知名学者。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李庆逵:躬身沃土辟新路

图文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庆逵1912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3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