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钱令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工程师学位。回国后曾从事铁路桥梁工程设计,1942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43年任浙江大学教授。 1952年起到大连工学院执教,历任数理力学系主任、研究部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院长等职。
在学术研究上,钱令希重视“闯”的精神,他敢于接受新知识和新鲜事物,在国内倡导计算结构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钱令希的治学之道以国家利益为先,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结构力学理论用于许多建筑、桥梁、船舶等结构工程中的大型计算任务。同时,作为著名力学家,钱令希拥有众多的学术成果,其作品《静定结构学》与《超静定结构学》在培养我国土木工程师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0年,钱令希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令希对倡导和发展我国计算力学也起了重要作用。早在60年代初,钱令希就已敏锐地观察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会给科学技术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会影响到各门学科的进程。他预感到计算机将给结构力学带来全新的面貌和前景,于是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共同勤奋学习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进行知识更新;他在力学界竭力倡导把古典的结构力学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我国兴建计算力学这一新学科。在197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规划座谈会上,他作了题为《结构力学中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近代发展》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力学界和工程界的关注和响应。
此外,钱令希还非常惜才爱才,培养了胡海昌、潘家诤、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这些弟子也秉承着钱令希“闯”的精神,延续他的思路“闯”出了一般变分原理、耐压壳稳定性、辛数学方法等一系列原理和方法。
2009年4月20日,钱令希在大连逝世。时代需要大师精神,钱令希“科学报国”的情怀、“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风范值得广大科研工作者学习和后人敬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