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测量一词并不陌生,比如古有“为之斗斛以量之”,而现在有高精密度电子天平一站式服务。“测量工具”是指测量物体某个性质的工具,测量范围包括长度、温度、时间、质量、力、电流、电压、电阻、声音、无线电、折射率和平均色散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

为什么需要测量工具?

在科学技术领域内,许多新发现、新发明往往是以测量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例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体积从需要一个偌大的房间才能被容纳到如今轻薄便携,其发展过程中测量技术功不可没,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测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前进。此外,在生产活动中,新工艺、新设备的产生,也依赖于测量技术。可靠的测量技术对于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以及经济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在科学实验还是生产过程中,一旦离开了测量,工作必然会产生许多不便。

测量工具的历史

我国古代测量工具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进步,人们开始发现需要对时间、长度、容量、重量等进行计量。为此,人们逐渐发明了度量衡法和测量工具。

度量衡是为了准确测量长度、容量、重量而设立的,使测量工具标准化、统一化。最初的测量工具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手足等身体部位,并且有“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为丈”的记述。当然,这种最原始的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更加稳定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就随之出现了。例如新莽铜嘉量,它是一个集容量单位、容器及当时的基本长度、重量单位于一身的铜质园柱体容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量长度的工具变得更加精密准确、丰富多样。比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经历了种类由单一到繁多,精确度由粗略到精密,使用方式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测量工具小百科

图文简介

我国古代测量工具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进步,人们开始发现需要对时间、长度、容量、重量等进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