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学家,他领导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历史上留下光鲜亮丽的一笔。而在当代,也有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人们称他为“当代李冰”,他就是张光斗,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张光斗1912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童年时期的他最快乐的事就是跟着哥哥们在家门前的小河里戏水。自此,张光斗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期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结构工程。1934年,张光斗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两年后,他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土木系硕士学位;之后又获得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得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1937年求,25岁的张光斗主动中断学业,回到了祖国。
归国后,张光斗就立即投身到祖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艰苦奋战。1937到1942年间,他在四川等地负责设计了桃花溪、下清渊硐、仙女硐等水电站。虽然这些电站的装机容量都很小,只有600千瓦至3000千瓦,但是,这是中国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电站。
1949年,张光斗又在清华率先开设了水工结构专业课,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水工结构》中文教材;并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培养了国内首批水工结构专业研究生,为发展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光斗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顾问。1951年,张光斗负责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设计任务,首次在黄河下游破堤取水成功,为下游引黄灌溉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在张光斗的“水利生涯”里,成就不计其数。1958年张光斗负责设计了当时我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他在密云水库的建设、设计过程中大胆创新,采用了大面积深覆盖层中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土坝薄黏性土斜墙、土坝坝下廊道导流等革新技术。密云水库的成功建造为潮白河下游防洪和缓解首都北京供水紧张状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张光斗还是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这一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主要技术指导者、把关者。三峡工程开工后,尽管年事已高,张光斗每年必去工地,而且每次必到施工现场。有人劝阻他,还是不要去那些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工人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这句话,成了他应对劝阻的口头禅。2001年春,作为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年近90岁高龄的张光斗不顾年老体弱再赴工地,检查导流底孔施工质量。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坚持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50多米高的底孔处亲自检查,50多米对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讲难度可想而知。
2013年6月2日,张光斗逝世,享年101岁。张光斗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从涓涓细流走向波澜壮阔。他在我国水利事业中的卓越贡献,将永远为人民和国家铭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