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体现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朱新予,是我国丝绸工业和丝绸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众多具有重要贡献的优秀前辈之一,是他们的付出,不断为丝绸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朱新予,1902年生于浙江省萧山县,出生于教育世家的他,青年时代便立下了以科技振兴祖国丝绸业的宏愿。1914年,他考入浙江甲种蚕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2年,他考取留日公费生,于次年2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蚕丝学校和日本国立蚕丝试验场等单位,朱新予研究了对半沉煮缫丝法、缫丝机械设计、缫丝工艺、屋外条桑育蚕法、酸性白土干茧贮茧法、人造丝与蚕丝发展的关系等课题,其中一些成果在国内刊物刊登。这为我国桑蚕业发展提供了众多资料。
朱新予一生从事丝绸教育事业。他曾担任江苏镇江女子蚕校校长和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桑蚕系教师,还曾担任过浙江丝绸工学院院长。朱新予在办学中十分重视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人才。他认为,要使中国丝绸在国际上占优势,必须重视培养丝绸品种设计和服装设计人才。他强调以美术为基础,以品种和服装设计为中心,艺术与工科相结合,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他亲自抓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服装设计两个专业的筹建,学习服装设计、印染等美术技能,积极组织各厂尝试新纺织品种。1956年,他成功织出新品种82只,新花式高达598只。丝绸的总产量和质量均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同年10月,《丝绸》杂志的前身《浙江丝绸工业通讯》,在朱新予的筹划下创办成功,其内容涵盖蚕桑种养、纺纱缫丝、生产织造、面料开发等各领域,引领丝绸科技的进步。
朱新予主编的《浙江丝绸史》,囊括其亲身经历和诸多史料,是浙江丝织业第一部完整著作。他主编的另一著作《中国丝绸史》更是兼具古文献精华与丰富文物史料的特点,学术水平甚高。
虽然丝绸专业属于工科类,但缘于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想成为优秀的丝绸学者,需要文理知识兼备。因而朱新予还要求学生,除了桑蚕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考古、历史、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他为我国丝绸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晚年的朱新予依然心系丝绸事业。他呼吁建立“中国丝绸博物馆”,向来自世界的人们展示中华丝绸之美。1984年,他向全国政协提议建立蚕丝综合利用研究小组,旨在将蚕丝应用到吃、用、医等各方面,更多地造福人类。
1987年6月,这位一辈子都痴迷于丝绸的研究和推广的老前辈,带着对我国丝绸美好的憧憬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