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你去逛博物馆了吗?很多人都知道博物馆大都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却并不明白其所以然。那么,是不是所有文物都惧怕闪光灯呢?

一般来讲,强光会使展品褪色,最容易受到光线影响的是浸水的有机物,比如织物、纸张等。丝绸在光照下会发生光老化作用,光使丝纤维上的染料颗粒(或丝胶、污垢颗粒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丝绸颜色的变化。在博物馆中,造成白色丝绸变黄、染色丝绸褪色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闪光灯光谱中红外线的加热作用。对于纸质文物来说,“字迹”是决定其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字迹中的色素成分包括碳黑、颜料、染料等,染料字迹会因光源中的蓝、紫光波和紫外线的照射,激化而变色,如果在潮湿环境中还会加速纸张的质变。因此,博物馆不仅要控制光照度,而其它如温度、湿度、酸碱度都需要展馆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控制。

数码设备的闪光灯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在曝光过程中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不同文物的光敏性不同,一般以三个梯度划分。在现行国家标准中,博物馆的照度全部低于300勒克斯:金石器皿要求300以内;油画、壁画则低于180;纸本、绢本要低于50。而日光的照度接近几万勒克斯,闪光灯接近一万五勒克斯。闪光灯对文物的损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文物一旦受到损伤是不可逆的。

有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始终坚持不让拍照,尤其是在欧洲,大部分博物馆仍禁止拍照。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巴黎的橘园美术馆明确禁止拍照,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主建筑顶棚,这是由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大型壁画,而出于对壁画的保护禁止拍照。

使用闪光灯,不仅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同时会干扰到其他参观者对文物的欣赏,到博物馆去更应该驻足观赏感受艺术之美。其实,当你静下心来欣赏这些作品时,就必然会发现其中的艺术价值,这远远比随手一拍来得更加有意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逛博物馆应不应该“咔嚓,咔嚓”呢?

图文简介

暑期来临,你去逛博物馆了吗?很多人都知道博物馆大都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却并不明白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