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腾格里沙漠边缘,河西走廊最西段。在敦煌市坐拥着一处沙水相依的奇特神秘景观,这就是鸣沙山与月牙泉。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黄沙与碧水共存一处,融为一体,形成了奇异的地理风貌。但为什么在常年干旱的沙山中间,会有一泓清泉呢?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 5公里,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 25 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 5 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素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是如何形成的?据大量研究表明,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所处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等方面因素。月牙泉西边,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党河。党河位于我国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祁连山,养育了敦煌绿洲,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党河的水源补给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大量河水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在遥远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的上升和沉降运动,使得南部山区大量的碎屑物质源源不断地被搬运到盆地中沉积下来,松散堆积物奠定了月牙泉下部松散的地质结构,为地下水的贮存和流动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除了地质结构以外,低洼的地形条件是月牙泉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月牙泉地处党河和西水沟洪积扇之间的洼地。党河和西水沟两大冲洪积扇的地形特点是扇顶及轴部地形较高,向边缘地面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

月牙泉三面被沙丘包围,东南风和西北风交替吹过,东风吹来的沙被西风卷起,而西风吹来的沙被东风卷起,如此往复,黄沙便不会将月牙泉掩埋。千百年来,这里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状态,并且洼地的形成为月牙泉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月牙泉下部的地质结构和洼地的形成,构成了月牙泉区域地下水贮存的空间和低洼的地形条件,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因素。

从水文地质条件来看,月牙泉区域地下水与外围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放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泉域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西北部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敦煌盆地区域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在此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地表,即形成了月牙泉,可以说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亦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涸的基本保证。

总之,月牙泉地处党河和西水沟冲洪积扇之间,松散的沉积物有利于地下水流动,低洼的地势条件使地下水从冲洪积扇端溢出。党河为区域地下水和月牙泉提供了充分的水源补给,这是月牙泉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数千年不干涸的秘密所在,从而成就了“天下沙漠第一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敦煌月牙泉是如何形成的

图文简介

月牙泉一处沙水相依的奇特神秘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