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钟艳平)“辛卯忐忑西域行,六载额河筑深情。今虽离疆心犹在,大漠戈壁入梦萦。”近日,记者在采访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策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第七、第八批援疆干部张玉山时,他饱含深情地吟诵了这首诗,他回忆说,“在新疆工作期满要离开时,很多同事都过来送我,此情此景难以忘怀,新疆这片土地承载了我太多感情。”

作为一名普通的援疆干部,他用六载的美好青春年华深入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为新疆的水利事业默默奉献;他身体力行用脚步一寸寸丈量那干涸荒凉的大漠;他带着馕和水,坚定地要在戈壁荒漠里开辟一条水路,把水引入千家万户。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精彩的援疆篇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新华网邀您一起倾听基层科技工作者张玉山的“援疆”故事。

新华网:您于2011年8月参与援疆,当时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了相对舒适的环境到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初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张玉山:我大学期间就入了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责任和使命。

当时单位动员大家参加第七批援疆,我了解到所去的单位需要技术型干部,再者我自己也想到基层一线去锻炼,于是就报名了。

刚去时确实有点难以适应,最大的困难就是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是在不同工程现场,许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难以与外界、家人取得联系,妻子独自照顾上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体弱多病的母亲,我时常担心她们。不久后北京工作单位的领导来探望我,带来了同事们的问候,说家里的困难大家会帮助解决,这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新华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新疆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援疆六年您参与了多项供水工程建设,哪项工作或事情让您印象深刻?对于接下来新疆的水利工程建设您有何经验分享或建议?

张玉山:新疆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50毫米,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资源性缺水严重。

2015年,为解决高寒区渠首电站与干渠闸门联动问题,我带领团队冒着零下近40度的严寒多次去现场踏勘研究,整个冬季坚守一线,吃住在工地,终于在临近春节时研制出可行方案,2016年,春季项目得以实施,经过2016、2017两个运行年度的近20次检验,目前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我认为,水利工程属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对于新疆的水利工程建设,希望继续注重科技创新并弘扬工匠精神。

新华网:您是如何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科研热情和创造力的?您认为援疆的“水利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您对科技工作有什么寄语?

张玉山: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科研环境良好,单位重视科研工作,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这是我时刻保持积极性的源泉。

我认为,援疆的“水利人”需要具备不忘初心、忠诚担当的精神和南水北调水利人的“负责、务实、求精、创新”素养。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深切关怀,我很欣慰。我期望能让科技走进基层,让科技走向西部,让科技助力脱贫,让科技引领未来。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六年援疆情注大漠戈壁——记“水利人”张玉山的坚持与担当

图文简介

作为一名普通的援疆干部,他用六载的美好青春年华深入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