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一座桥,这边多来那边少,少的倒比多的多,多的倒比少的少”。这是中国流传很广的一个谜语。谜面形象地描述了我国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这种计算工具由筹码记数法发展而来,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就是算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中国的算盘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几十年前,珠算和算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除了在影视剧里,算盘可以说是完完全全被计算机所取代。
在我国,珠算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关于计数的方法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远古时期,人类开始以结绳计数的方法,来纪录和计算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式各样的计数方法也相继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算筹被广泛使用。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而算筹所用的,正式当时最先进的“十进位制”的记数法,这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而算盘就是在筹码计数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关于算盘的画面记载,由此可见珠算技术在我国已经有超过千年的历史。
许多人对这些小时候背过的珠算口诀也许并不陌生。千百年来珠算口诀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饶有趣味的谚语:两个人平分东西的时候,说“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形容人做事干脆。
细细观察中国传统算盘的构成,不难发现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依此每一档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够了,而为什么我国传统算盘是上二下五珠呢?原来,我国古代计算重量时采用的是“16两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上二下五珠,每一档可计算到“15”,这样“满16”就向前一档进一,这样看来,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珠算盘是为适应十六进制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珠算有着一套标准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计算口诀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便于理解。可早在明代以前,珠算的技巧却是各不相同的,算盘的形态也是不统一的,直到徽商程大位将珠算的技法做了一个全面统一,并创作出《算法统宗》。至此,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珠算所有的系统算法也就产生了。而在当时,用毛笔字记账和学打算盘是徽商从小就要学习的技能。
当时,珠算不仅在中国盛行,也进一步传到了海外.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毛利重能的日本人,奉当时日本朝廷之命,来中国学算术。他在认真学习了中国的历代算经算法之后,被当时盛行在市井贸易上的珠算所吸引,他下大功夫学习和掌握了中国的珠算算法,又努力地研究了明朝珠算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后来,毛利重能携中国的算经、《算法统宗》和算盘回到日本,此后又著书《割算法》,系统讲解除法。于是中国的珠算在日本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很快在日本民间盛行起来。
看似小小的算盘,却经常以小博大,在众多历史时刻扮演者重要角色。珠算技术不仅为我国古代商人经商时提供了方便精确的计算方式, 还曾计算出了红军长征的路程,也曾在原子弹的计算中发挥过重作用。
从结绳记数开始到珠算盛行,再到今天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人类的记数方法已经越来越精确,能够计算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从实际运用上来看,计算机广泛代替珠算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珠算和算盘,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融入到中国人的思维和血脉,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应该得到系统的传承和保护。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