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海边观察会看到涨潮时,海水会涌上岸边,淹没沿岸的滩涂和礁岩;落潮时,海水又会悄悄退去,将原来淹没的区域露出。海水一般一天会有两次潮起潮落,白天涨落我们称之为“潮”,夜晚称之为“汐”,而在涨潮时被淹没、落潮时露出的地带,则称之为“潮间带”。

落潮时,海边的水都到哪儿去了?大家肯定觉得奇怪,既然涨潮时海水升高,那落潮之后,这些水跑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凭空消失掉了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海水为什么会发生涨落的现象。“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天体之间是有引力的,而海水涨落的现象,就是由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引起的。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全球的海面会形成长轴指向天体的椭球形。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某地的海面高度随着在橢球体的不同位置而变化,形成了起伏的波动状态,形成了潮汐现象。

由于岸线和水深的影响,在浅海区域的潮汐呈现复杂的波动状态,对一个地点来讲波峰对应的是高潮,波谷对应的是低潮。由于波谷和波峰存在压力的差异,所以水流从波峰区域流向波谷区域。伴随着高潮和低潮的变化,水就在波谷和波峰区域来回往复流动。所以,落潮时水只是暂时流向了低潮区域,而涨潮时又会流回来。

为什么说钱塘江涌潮极具观赏性?世界上有很多河口都有涌潮现象,如南美的亚马孙河、英国的塞文河、法国的塞纳河、印度恒河支流呼格里河,以及中国的长江口北支、飞云江等河口,但无论是涌潮气势,还是涌潮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比不上钱塘江潮。

钱塘江涌潮四季皆有,特别是农历八月十八前后的涌潮最为壮观。钱塘江观潮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钱塘江潮的诗赋。宋代苏东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绝句来赞誉钱塘江潮。如今,每到观潮季节,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睹钱塘江涌潮的壮观。

看过钱塘江潮的人无不称奇。当潮水来临时,极目远眺,一条横卧江面的白带,伴随着闷雷般的隆隆声飘然而来。当涌潮临近时,涛声震天,白浪翻卷,一堵高2~3米白色的水墙,犹如万马奔腾,以5~7米/秒的速度疾驰而过,与海堤碰撞,激起10~20米高的浪花,惊心动魄。涌潮力量巨大,1953年在一次潮水越过海堤时,曾将重达1.5吨的“镇海铁牛”抛出10多米远。

到钱塘江观潮,不仅可以看到异常壮观的“一线潮”,还可以看到两股不同方向潮水相遇形成的“交叉潮”,甚至还可看到堤坝反射形成的“回头潮”,这就使得钱塘江潮格外引人入胜。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潮汐:潮起潮落的壮丽景观

图文简介

白天涨落我们称之为“潮”,夜晚称之为“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