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发现,我们看过最早的带货安利,大概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使用的语文课本了。
于是狂丸整理一些网友评论,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本里都曾安利过哪些好东西。
玩乐攻略
《核舟记》可能是最早带我认识手工大佬的文章之一。
文中的手艺人能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作品,不仅能刻出一个船和船上坐着的人,还能雕刻窗户等各种小细节。更令人惊叹的是手艺人还把船上人的神态都刻画得特别到位,甚至是一人身上挂着的佛珠也很细致,文中描述到:「珠可历历数也」。其实这种微雕技术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明朝的时候核雕又特别流行,想必古代的手工大触们技术一定不俗。后来狂丸也想亲自尝试这种微雕技术,不过由于手觉得大脑不行,所以放弃了...
旅游攻略
课本里介绍过的景点非常多,狂丸觉得写的比现在很多攻略要吸引人。
不过目前最应景的应该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课文中描述那里的冬天没有风声,天气还特别晴朗,最妙的是还会下点小雪,简直就是最完美的冬日。而当年被老舍先生一篇文章安利到济南求学的学子也不在少数。
美食攻略
跟着课本逛了一圈下来发现饿了,但不要紧,课本里还藏着美食攻略,描述还特别诱人的那种。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读过的小孩都馋哭了……
谈到美食就肯定少不了汪曾祺,他的高邮咸鸭蛋一定是狂丸印象最深的美食,没有之一。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还有小说《孔乙己》的下酒菜茴香豆。作为浙江绍兴特别有名的传统小吃,很多人直接被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安利着顺带去了趟绍兴,嗯,是想象中的那个味儿。
史铁生的豌豆黄也让很多人流过口水,课文里说那是史铁生小时候最喜欢的食物了,还是北京宫廷菜馆仿膳做的。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我有传家宝》里也曾介绍过豌豆黄,据说这还是一个宫廷美食,因当年慈禧爱吃而出名。以前看的时候狂丸还对豌豆黄没什么概念,长大后才知道是一种用豌豆和油盐等各种调料做出的糕点。有网友就比较机智,直接用蛋挞的口感脑补。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万年牢》的糖葫芦?课文里做糖葫芦的细节描写得特别到位,第一次读的时候,里面把糖煮开到拉丝的画面直接把我看馋了。
还有好多课文安利过一些食物的独特吃法。例如丰子恺父亲堪称一绝的独门吃螃蟹秘方,就来自于他的课本《忆儿时》。他父亲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别:把蟹肉剥好后不能立刻吃,要放在蟹斗里伴着姜醋下饭吃。
一方精致的手帕托着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着,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喝了进去,蛎壳就扔在海里。

(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otu_Spr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82%E6%9E%97%E5%B1%B1%E6%B0%B4#/media/File:Guilin_lijiang.jp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ni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9iyGXOAkT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j14Qlsgs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7%90#/media/File:PagodaTreeFlowers.jp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yphnolobium_japonicu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B4%E9%A6%99%E8%B1%8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El4RsnoC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hHw6iU4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