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于《城市与减灾》 2011,3


        近期赴西藏拉萨调研相关工作概况,反复思考人地关系,重发旧文一篇。


        灾难带来了什么?写下这个题目,似乎少了点什么?是主体?那么在地球上,何者为主体呢?


       首先,得从自然现象、灾害、灾难说起,如果世界上没有人,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海啸这一切都只算得上自然现象,没有相应的客体承担者,但是自从有了人类,这些现象就被视为灾害,因为其可能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物质损失,从自然地理视角看,灾害也改变了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


       一般而言,很大的灾害才称之为灾难,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可以称得上是灾难,对地球环境改变带来了什么呢?对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什么?除了痛苦的回忆,还有反思人地关系的启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如何看待灾害问题?如何构建新型的人地关系?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从人类敬畏大自然到人定胜天,再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可以说都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进步。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历来是地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此处的环境不仅仅指环保领域的环境,也包括了孕育灾害的环境,即人类生活的环境,环境可以分成全球、区域和国家等几个层次。环境问题、灾害问题可以说是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面临的两大难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多是人类作为主导因素而产生的破坏,我们可以通过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去解决这些问题。但灾害问题不同于环境问题,其都是人与自然,简称人地关系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灾害问题是自然为主因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这些都可以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去思考。从这次灾难来看,地震、海啸以及仍在处理的核辐射问题,给日本人民带去了沉重的痛苦,但日本人民在灾害后的冷静、讲究秩序等传达给了世界,让人们不得不肃然起敬,这与“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国民文化特性、末日文化与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还给周边国家带去了一些的影响,如中国地区出现的盲目抢购食盐、美国抢购放毒面具与药品等的现象,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以抢购碘盐为例,媒体未预防这场危机、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也值得思考。大众的消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媒体,媒体以何种视角报道值得研究。是遮遮掩掩,不予报道,以换取一时的稳定;或是仅仅以眼泪博得大众的同情,对自然的敬畏;还是报道客观积极的救灾进度,给人以希望。



       三地日记略去


       灾害教育可以做什么?并不仅仅是告诉你灾害来了怎么躲,发生灾害怎么办,这样理解有些狭隘,而是包括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防灾减灾等知识系统,可以说是关于灾害的教育、为了环境减灾的教育、从灾害中吸取教训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应该较大的范畴,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其价值,人们有一定防灾素养之后就能在其日常生活中、在其专业工作中注意存在的这些问题并解决之,如建筑设计与施工、政策制定、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防灾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专业就能使其完善,教育是使每个人觉醒,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坦然面对灾害,做好应对,重塑新型人地关系,构建安全安心社会。


灾害带来了什么?人与灾害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课题

图文简介

灾难带来了什么?写下这个题目,似乎少了点什么?是主体?那么在地球上,何者为主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