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稿件是在作者2013年在某校校园广播的讲稿,希望能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共同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同学们好!大家知道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近年来,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分别为“减灾从社区做起”、“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城镇化减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损失日趋严重,但公民的灾害意识淡薄、防灾素养偏低。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相关单位都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公民防灾素养的高低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日本在311地震之后国民冷静的应对与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世界为之赞叹,这无疑都归功于其平时的教育与防灾演练。以下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灾害?带来了什么?

灾害(Disaster)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因子,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灾害是不能阻止的,但是其影响是可以减少的。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灾害教育,正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学校作为灾害教育的中心,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接班人,理应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端正防灾减灾态度,期望你们防灾素养提升之后能向家庭、社区传达,进而提高全民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安心社会。

这个世界的主体是谁?如果世界上没有人,那么灾害只是自然现象。大多数同学认为城市、平原自然灾害少,地震等灾害与咱们毫无关系,没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或者灾害很遥远。事实上,现代社会风险不断增多,城市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较多,也得注意防范。

灾害经历没有人愿意复制,也没有必要经历灾害之后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我们可以做什么?

     以下结合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进行讲解:

    1、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不能预报的,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2个不同的概念。预警与预报最大的不同是,预警是地震发生后,而预报则是地震发生前,当然预报也分长期、中期及短期预报。根据地震纵波与横波到达某地的时间差进行预警,这就可以让人们及时撤离、关键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自动启动保护装置,减少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正是由于地震灾害的不可预报,带来的损失较大,地震被称之为“群灾之首”。同时,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交界的地方,防震减灾压力巨大。

“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回答是:“伏而待机、先躲后跑”。“跑”恐怕是很多人的本能反应,但是,很多人没有想过,自己能跑出去吗?“可以说,如果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足,二楼以上的人很难跑出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先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保护头部。目前,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建筑工程大多都经过抗震设计,校安工程实施之后,教学楼等学校建筑也经历了加固。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北京的建筑物大都可抗烈度八级以上地震,注意这是烈度标准。地震过后,迅速逃离建筑物,因为余震的威胁往往会造成建筑物的二次坍塌”。

       地震灾难发生时情况十分复杂、危险,同学们必须果断、灵活地选择逃生方式。对灾害逃生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地掌握地震发生时到底该采用哪种方法逃生和自救。如:“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生只知道要躲就躲在桌子底下。”其实,仅躲在桌子下面还不够,双手还要抓稳桌子腿,因为桌子很可能会随楼面颠簸而移开,起不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要保护头部。在家的话,首先应该打开逃生通道和关闭电源、燃气开关,注意预防火灾等次生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身处怎样的环境,采取怎样的逃生方式才安全。需要因地制宜、具体分析,临危不乱。”“知识本身并不重要,今天的结论很可能明天就会被推翻,重要的是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2、火灾:

      熟悉逃生通道,到了陌生住地一定要熟悉逃生通道,火灾发生时有序撤离,匍匐前行,避免呼入过多有毒烟雾而致命。如火势太大难以撤离的时候要注意隔火呼救,选择合适的躲避场所。

    3、气象洪涝灾害: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就带来了很大损失。同时要注意预防雷电灾害。


三、反思:态度、知识、技能

      汶川地震XX周年,留下了什么?仅仅是悲情的回忆吗?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育阶段师生防灾态度偏高、但防灾技能与知识偏低,同学们应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从地理课上,从相关防灾场馆,从电视等媒体学习;同时应锻炼技能,如学会灭火器的使用等。

灾害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你灾害来了怎么办?长远来看,同学们工作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工作,进行相关的思考。各个专业都可以与防灾减灾相关,如修建更牢固的房屋,你可以选择防震建筑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应急管理;开展灾害教育等等。期待你们能做得更好!


中小学防灾减灾日校园广播讲稿(国旗下讲话)

图文简介

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