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防灾减灾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防灾减灾、安全文化的发展。今后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新时代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思想指引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国家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融合于应急管理大局。减灾安全宣教工作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公众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安心社会。



1构建框架体系

大应急背景下,如何把科普宣传、新闻宣传与法规宣传相融合,构建科学、系统的宣教大格局;如何有机整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内容体系;如何把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与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等问题值得探究。

同时,需要构建全媒体的平台,不断整合资源内容,实现资源共享,配以多种形式的活动,惠及公众。



2聚焦防灾素养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各种复杂的风险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社会韧性是韧性城市重要的组成方面,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搞清楚公众的防灾素养现状水平,提高民众意识。

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种标识。防灾素养是指公民具备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具体包括防灾知识、防灾技能与防灾态度三个层次,提高公民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是灾害教育的核心。汶川等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对灾害议题及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提高了其意识与素养,但是民众防灾素养水平究竟如何?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亟待回答。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公民灾害意识淡薄,这仅仅是推论,没有调查依据难以使人信服。



3推进场馆立项

鉴于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应积极推进场馆立项建设工作。我们要学会与灾害风险共处,目前缺乏与首都功能、世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防灾减灾教育类场馆;公众普遍存在防灾素养偏低的问题,公众意识亟待提升;加之北京流动人口众多,首都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项目建成后可以惠及全国乃至世界。利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契机,谋划布局灾害教育类场馆,既是造福首都公众的惠民工程,又可提升城市副中心软实力,同时还能发挥北京科普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惠及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公众,甚至可以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实现中华优秀的防灾文化对外输出。



4培育安全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次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一方面,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公众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构建安全安心社会;另一方面,公众防灾素养提升后,更加容易理解、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新时代亟需构建具有国际观瞻、本土情怀的中减灾安全文化体系,培育减灾安全文化孕育的土壤。丰富减灾安全文化内涵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灾害中吸取教训,通过开展减灾安全文化建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素养,推进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减灾安全文化软实力。


聚焦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

图文简介

防灾减灾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防灾减灾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防灾减灾、安全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