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又发作了?从饮食、运动到药物治疗,摆脱“第四高”

 

夏夜里,也许您沉迷烧烤扎啤大排档,也许您热衷减脂塑形健康人生,可您知道吗?无论是夜风里端着酒杯畅饮的您,还是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健身自律的您都有可能被一种叫“痛风”的疾病盯上。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突破8000万大关,且持续上升,同时也越来越低龄化。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

那么您了解痛风吗?痛风最“青睐”怎样的人群呢?痛风的“魔爪”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呢?食补能“赶走”痛风吗?我们该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如何运动?

 

你是痛风爱黏上的人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风湿免疫内科

董凌莉(教授  主任医师)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痛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俗话说,痛风是富人的关节炎,风湿是穷人的关节炎。那么痛风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1776年,瑞典化学家卡尔·舍勒在尿液的结石中发现了一种有机酸,起名叫石酸。20多年后法国化学家发现,不仅结石里有石酸,尿液中也存在这种物质,于是改名叫尿酸。同一时期,英国医生发现痛风病人结节的成分就是尿酸。最终,医生们终于确定,痛风和尿酸有关。

那么痛风到底是什么?它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每一个痛风的病人,发作前一定有一个不被察觉或虽被察觉却未被重视的高尿酸血症期。

痛风可并发关节残疾和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等。

 

痛风高发于身上的哪几个部位?

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痛,起病急骤,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受累关节部位可出现严重的红肿热痛,呈局部灼烧感。随后患者的疼痛感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关节盖、肘关节等。 受累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痛风一般多发于什么时候?

不少痛风患者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半夜,特别是下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因突如其来的关节剧痛而惊醒,常痛得撕心裂肺,大汗淋漓,久久不能缓解。

那为何痛风多发于夜间?

首先,夜间糖皮质激素水平较低,抗炎、止痛、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

其次,夜间人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尿酸更易沉积。

第三,夜间人体体温较低。

第四,缺氧。

 

痛风偏爱什么样的人?

男人。数据表明,痛风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那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风”?女性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能帮助抑制关节炎的发作。而男性呢,体内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别钟爱尿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最终招来痛风。

爱喝酒的人。喝酒会让我们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当两者都要排泄出去的时候,霸道的乳酸更易排泄,那尿酸排出去的就少了。久而久之,就引发痛风了。

爱吃肉、海鲜的人。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甲壳类海产品中嘌呤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痛风。像青岛最小的痛风患者才13岁,就是吃出来的。

中老年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痛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容易得痛风。60岁后,人老了,关节老化,再加上钙流失,软骨组织也减少很多,就这样,痛风开始欺负老年人了。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痛风会遗传。

当过运动员的人或者健身达人。运动员或者健身达人活动比平常人多,且强度更大,这导致他们体内三磷酸腺苷(ATP)的燃烧分解,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普通人更快,因而,体内生产的嘌呤更多,再加上很多运动员受过伤,更容易招来痛风。

肥胖群体,特别是减肥人群。减肥也有可能把痛风招来,道理和喝酒类似。减肥过快,脂肪燃烧后会产生很多酮体,酮体和尿酸也会产生竞争机制,酮体霸道一些排出得多,尿酸就排出得少。肥胖的人大多热爱炸鸡、可乐等高热量的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上面的戏码再一次重演。

 

 

痛风饮食八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叶婷(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董凌莉(风湿免疫内科 教授  主任医师)  

                    

饮食调整是痛风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积极的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法,不仅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防止痛风发作。但是在生活中,痛风患者却经常因为饮食误区掉进坑里。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盘点痛风患者饮食八大误区。

 

一、肉蛋奶等高嘌呤食物要少吃?

一半正确、一半错!

嘌呤,是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当人体尿酸过高在关节腔或其他组织沉积就会引起痛风。动物内脏、海鲜、包括畜、禽、大部分鱼等各种肉类以及浓肉汤等含有大量嘌呤,的确要少摄入。嘌呤溶于水,选用肉类时可通过煮、炖等烹饪方式,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

牛奶和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较高的低脂乳制品摄入量有利于预防痛风。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牛奶和鸡蛋可作为膳食中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

怎么吃呢?我们建议肉类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50g,鼓励摄入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每日300ml。

 

二、菠菜、花菜、蘑菇、芦笋等蔬菜富含嘌呤,痛风患者不能吃?

错!

虽然深绿色嫩茎叶蔬菜(如菠菜、芦笋);花类蔬菜(如花菜);嫩豆类蔬菜(如毛豆、嫩豌豆);未干制的菌类(各种鲜蘑菇)不属于低嘌呤食物,但研究显示富含嘌呤的蔬菜与高尿酸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进食大量的蔬菜还可以起到一定碱化尿液的作用,利于尿酸的排泄。新鲜蔬菜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热量密度低而饱腹感强,有利于体重控制。因此应鼓励高尿酸/痛风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但浓菌汤还是应该避免。普通居民每日蔬菜建议摄入量300-500克,痛风患者若胃肠功能能够耐受,可增加到700-1000克。

 

三、痛风患者不能吃粗粮?

错!

同蔬菜选择一样,虽然部分全谷类食物的嘌呤含量比精白米面高,但评价一种食物是否适合痛风患者仅考虑嘌呤含量是不准确的。目前没有研究发现全谷杂粮增加痛风的危险,小米、玉米等杂粮的嘌呤含量与大米、白面相当,甚至更低。而且杂粮也是B族维生素、钾元素和膳食纤维的良好食物来源,有利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排泄、控制炎症反应和体重。

用全谷类食物替代部分精白米面,更有利于需要控制体重和炎症反应的高尿酸/痛风患者。根据居民膳食指南,1/3主食可选用全谷类杂粮(大约50-100克),1/3主食可选择低嘌呤的薯类,同时应该避免杂豆类。

 

四、豆制品不能吃?

错!

虽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最新研究表明,豆类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反而可以降低血尿酸。其机制主要是由于豆类同时具有增加血尿酸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食物的烹调加工方法对豆制品的嘌呤含量有很大影响,经过浸泡和磨浆,嘌呤含量被稀释;制成豆腐又要挤去一部分浆水,嘌呤含量因随水流失进一步降低。大豆制品嘌呤含量大大降低,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可弥补限制红肉摄入带来的蛋白质摄入减少,还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痛风病人可适量食用大豆制品。

 

五、水果含果糖,痛风病人不能吃?

错!

尽管很多水果中含有不少果糖,但同时富含膳食纤维、钾和维生素C,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和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水平,这些都是对痛风患者有利的,有研究表明水果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但水果毕竟含有大量的糖,并不推荐所有痛风患者大量吃水果,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 菠萝、西瓜、桃子等,按健康人正常数量食用200-300克还是没问题的。

 

六、脂肪对于尿酸没有影响?

错!

脂肪本身虽然不含有嘌呤,不会引起尿酸产生增加,但会减少尿酸的排泄。同时脂肪能量密度高,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应尽量减少脂肪摄入,如肥肉、带皮禽类;避免煎炸等高脂食品。

 

七、喝啤酒、茶水、咖啡、果汁可以增加饮水量,有利于排尿酸?

不完全对!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预防和控制来说,吃什么重要,喝什么也重要。

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利于尿酸的排出的,还能预防尿酸性的肾结石,延缓疾病对肾脏的损害。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心肾功能正常者可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 ml。但多喝啤酒不好,因为酒精代谢可使血液里的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而果汁饮料富含果糖,可以促进内源性尿酸的生成;同时过多果汁摄入伴随的糖分摄入过量会促进肥胖和代谢紊乱,而这些本身就是促进痛风发生的因素。咖啡与高尿素及痛风的关系尚无定论,有研究显示饮用咖啡不增加高尿酸的风险,并可能降低发生痛风的风险。

痛风患者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每天要喝2升以上。

 

八、痛风患者只需关注食物嘌呤含量?

错!

痛风患者往往过分关注食物嘌呤含量,纠结这个能不能吃,那个食物能不能吃。人体的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嘌呤的食物中分解而来(外源性)的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而由体内合成尿酸或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内源性)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除了减少饮食嘌呤摄入量,还要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改善机体代谢紊乱问题。肥胖增加高尿酸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高尿酸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应避免节食和减重过快,酮体产生会干扰尿酸排泄。

另外,规律饮食和作息、规律运动和禁烟也可降低高尿酸/痛风的发生风险。但运动中应当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

 

 

巧运动,控尿酸,防痛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骨科

胡伟华(副主任医师)

郭风劲(教授  主任医师)

李锋(教授  主任医师)

 

海鲜加啤酒,是夏季宵夜的标配。但随之而来的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这

预示着痛风的到来。痛风来袭,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拖延的后果是疼痛加剧。随之而来的是关节受损,骨质腐蚀,导致关节变形,影响正常生活,严重者还出现肾脏受损。

本是满足小小的满足口腹之欲,谁知却危及生命,本可避免的痛风到底该如何预防?

 

痛风来袭!是谁惹的祸?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那么,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尿酸由人体的肝脏、骨髓、肌肉等生成,在未经分解的情况下由肾脏、消化器官排出体外。成年男性体内的尿酸总量为7mmol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每天交替排出体外。如果生成量增加,排泄量减少,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就会增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即痛风。

痛风病往往首发于酒宴之后,常在半夜里突然脚趾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第一次发作侵及拇趾者占60%,也可累及其他关节并反复发作。

 

痛风的后果有多严重?你知道吗?

似扎针!似老虎咬!像魔鬼的噬咬,恨不得砍掉!一阵风吹过都会痛……这是痛风患者对急性发作期的描述。痛风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痛”,但目前大多数患者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只注重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当疼痛缓解后大多数人又恢复了正常生活,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殊不知,随着时间慢慢发展,尿酸钠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就会所形成的结晶,即痛风石。这些痛风石可造成痛性的、覆盖皮肤的结节。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压迫神经、影响脏器功能,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此时,就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多喝水禁饮酒控尿酸

如果身体仅是尿酸高,那么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习惯来降尿酸。

多喝水。少量多次喝完,这样可以帮助尿酸排出。

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啤酒本身含有酒精,会使尿酸的排泄受到影响;而且酒精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使尿酸增高。

 

痛风患者能运动吗?

生活中很多细小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都容易会引发痛风,一定要注意痛风患者的护理,同时配合医生的治疗,痛风患者会面临很多的痛苦。

但是,痛风的患者就不能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生命在于运动,同样适用于痛风患者。但是,他们更要注意一些锻炼方法。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以及肌肉和组织对糖,脂肪,蛋白质的利用,从而降低血尿酸,血糖浓度,减少尿酸的生成,并且还能防止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改善心脏功能,促使血压平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哪些运动适合痛风患者

赤脚踩石。赤脚踩石即是指不穿鞋袜,走在鹅卵石路面上的运动。鹅卵石能刺激脚掌上的穴位和神经末梢,引起兴奋,激活身体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滋阴补阳,养护肾经和调整血压,改善睡眠,解除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游泳。适度的游泳可以转动各处关节,使各个关节有个柔韧性,同时还可以降低骨骼之间的一个摩擦挤压。从而可以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促进尿酸盐溶解、排泄。需注意的是游泳最好控制在一小时内,切勿因为锻炼过度而使体内乳酸产生增加,抑制肾脏排泄尿酸。

慢跑。跑步是常见也是很容易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对于处于压力当中的人来说,剧烈的快跑,更倾向于发泄;而不如慢跑的效果好。在运动之前,可以适当做些热身运动,调整呼吸。好每天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慢跑,时间在下午5点钟到7点钟佳。专家建议,单纯运动锻炼并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 ,但与饮食保健结合起来则会显着降低血尿酸浓度起到预防痛风发作、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痛到不相信人生,合理用药应对痛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唐丽英,彭京宁,方建国

 

痛风,正所谓痛在骨里,疼在心里,其来势之凶猛,让人不相信人生。

痛风发作,应该像救火一样刻不容缓的扑灭。对付痛风,谋略虽多,首选非药物治疗,更要注重调整饮食结构,并听从医生的建议,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应对痛风,不同时期策略不同

抗痛风药临床治疗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促进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为主。

控制急性炎症(急先治其标)。急性发病期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采取早期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的原则服药,一般都有十分明显的疗效。若服药一周后疼痛仍无明显好转,应及时就医。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上常用的包括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和COX-2抑制剂两种,如吲哚美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作为治疗痛风的一线用药,疗效确切,相对较安全。但这两类药物均有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毒性,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急性期用药秋水仙碱片毒副作用较大,服药期间须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反应,此时应停药或减量。

缓解期用药在急性发作时应避免服用(缓再治其本)。缓解期在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开始抑酸药别嘌醇治疗。缓解期用药(非布司他)在服药期间注意多喝水(3000 ml以上),必要时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尿酸结晶在排出过程中沉积。

慢性期应使用抑制尿酸合成药并用促进尿酸排泄药。

过高的尿酸即使没有引起疼痛症状,也是需要治疗的,不能得过且过。另外,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降糖药(双胍类)、降压药(ACEI),这些药物会降低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应慎重。

 

痛风的克星——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作为降尿酸首选药,是同期开发的抗痛风药中一枝独秀。降尿酸作用强,1片非布司他的效果和3片别嘌醇的效果差不多,且通过肝脏代谢,肾功能受损患者也不需要调整药物使用。推荐非布司他片的起始剂量为40 mg,每日一次。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6 mg/dL(约360 mmol/L),建议剂量增至80 mg,每日一次。

非布司他是目前唯一一个治疗效果不受高脂饮食影响的痛风治疗药,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在服用本品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导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出来,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痛风的治疗是一个终身降尿酸的过程,除非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平时低嘌呤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痛风又发作了?从饮食、运动到药物治疗,摆脱“第四高”

图文简介

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突破8000万大关,且持续上升,同时也越来越低龄化。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