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自然节气,也是我国传统的春祭节日。在这一天,我们要扫墓祭祀、缅怀逝去的人。   对于孩子而言,“死亡”是抽象的;对于家长来说,“死亡”二字往往被赋予“不吉利”的色彩,避之不及。这也就造成“死亡”成为“性行为”后的第二大教育难题。   但是孩子永远有“十万个为什么”,面对他们关乎死亡的提问,家长该如何回答,既让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又不会因死别而惶惶不安?   无忧无虑理性“蛙”   杞人忧天悲观“蛙”   冷酷无情涩会“蛙”   小朋友对于“死亡”行为以及后果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宝妈切忌以下反映:   忌讳型   逞能型   拒绝型      直爽型   隐晦型   智慧型爸妈都会进行以下正确操作:   1、正面回答比避而不答好得多——         漫漫说:   清明节带孩子扫墓,是延续祖辈对生命的尊重。正面与孩子说死亡,并讲述死者生前的事迹,也能让孩子领悟生命的意义。   2、科学回答,适当“婉转”表达——   漫漫说:   “死亡教育”的意义恰恰是让孩子理解“活的意义”,教会孩子用“科学的死亡观”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因此遇到孩子这类的问题,尽管用科学知识大方地解释。   3、借助道具,结合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心理学知识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程度不同。纳吉(M. Nagy,1948)在研究中所提出的“儿童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影响最大:   第一阶段:3-5岁,认为死亡是一种离去,是可逆的,暂时的,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5-9岁,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只有被死亡抓走(拟人化)的人才会死,而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特殊的人等。   第三阶段,9岁以上,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   对 “小宝宝”可以这么做:   漫漫说:   “小宝宝”的理解力与接受力都较差,家长可以借用绘本来表达,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让孩子知道死亡就是“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也可以跟孩子聊聊一片叶子的生命过程,来比拟人类的生命过程。   对 “大宝宝”可以这么做:   漫漫说:   对于“大宝宝”可以从科学方面来解释,比如细胞老化、新陈代谢减缓等等,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也可以在清明小长假带孩子去看几场暖心的电影,如《寻梦环游记》、《父与女》、《我们天上见》等,同样可以做好“死亡教育”。   尊重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和对死亡的理解程度,从科学的角度给孩子解释死亡,积极引导,方能让孩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   作者:马帅 心理服务基层科普讲师   审核人:高文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编辑:咩咩   绘制:张昊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科普“死亡”这件事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