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人都是忠厚老实顺从的,大概没人不这么想。好吧,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为了吃,我们的宠物狗也可以“奸诈狡猾”起来。   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狗类认知的学者希伯来因(Marianne Heberlein)就测试了一下动物的欺骗能力,看看当它们想从人类那里得到奖赏时,会耍些什么小伎俩。   这位学者的研究灵感来自自家宠物狗的行为。她家有两只狗,有一只狗在想眯一觉的时候,就会假装自己在后院看到了有趣的东西,骗另一狗挪窝腾地方。“这是常有的事,不过没人仔细研究过,”希伯来因说。   为了弄清楚狗会不会也欺骗人类,希伯来因和她的同事找来两个人,让他们带一群狗。研究人员安排这两人分饰“白脸”和“黑脸”的角色——一人会把好吃的留给狗狗,另一人则把好吃的扣住,坚决不给。   在这群狗察觉到其中一人好说话,另一人冥顽不灵后,研究人员就准备好三个盒子,一个里面装着香喷喷的香肠,另一个里面是狗饼干,第三个里面什么都没有。然后让狗群领着主人去开盒子。   实验的具体内容是,让狗群领主人打开一个盒子,如果是“白脸”主人,它们就能吃掉里面的东西;如果是“黑脸”则吃不到。这样一来,这群狗便有了动力,去骗那个“黑脸”的主人,先让他去开空盒子,然后再让好说话的那个去开有东西的盒子。   在为期两天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狗群在更多时间里会领着好说话的主人去开有香肠的盒子,这样做的次数要大于平均数学几率。至于那位扮演“黑脸”的人,狗群领他开香肠盒子的次数就更少了。   此外,这群狗还不愿意领那个不好说话的人去开有香肠的盒子,次数要小于平均数学几率。它们更愿意做的是,领他去开那个什么都没有的盒子。   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有的狗能非常迅速地搞明白,到底何种行为才对自己更有利。有几条狗在试过几次后就知道把那个不好说话的人领到空盒子前面,而且它们总能拿到最多的食物奖励。   “它们能非常迅速地区分两个主人的脾性。不需要多次学习,”希伯来因说。猴子等动物通常需要重复数十次才能搞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狗类认知学者布茨堡姆(Daphna Buchsbaum)表示,这就像那个老问题问到的那样:狗类和其他动物是不是有什么高级认知能力是与人类相同的。“我们想知道,它们到底能不能理解人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知不知道什么是人类行为的动因。”(维尼)   

想不到,原来你是这样的汪星人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