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避险应该如何办?

 

“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是我们必须需要面对的课题,我们不愿看到的是:人员密集场所出现过因避险方法、自救互救方法选择不当而造成伤亡的现象,这无疑暴露了公众应急避险能力的欠缺。


笔者认为,就地震应急避险来说:“逃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急避险方法,公众应伏而待定”,公众应根据当地的地震背景、建筑(构)物的抗震能力、疏散通道及室外环境安全情况、人群特点,震时所处的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等建筑物越来越安全。主流地震科普观点认为:地震应急避险应该分为两个步骤:震时就近避险和震后快速疏散,而不是一跑了之。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指出:震时避险的方法按照建筑物性能划分:当建筑物抗震性能强时,震时一律引导就近躲藏(伏地、掩护、抓住);当建筑物抗震性能一般及以下时,能快速疏散的人员,震时引导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在短时间难以撤离的人员仍然引导就近躲藏。震后疏散的目的是防止紧随主震的余震引起房屋倒塌造成的伤害,该标准根据“有序、安全、快速”的原则,对震后疏散的方法和要求也进行了具体规定。


“生命三角”理论正确吗? 


提倡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


关于地震应急避险如何做,众说纷纭,我们倡导“求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震时躲避,震后快速疏散”,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应急避险方法。此为一家之言,希望抛砖引玉。


“生命三角”求生法的倡导者是加拿大人库普,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他认为:地震来临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库普还批判了各国地震救援机构推行的传统避难方式。


这些言论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批判。


由于民众的期盼,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生命三角”求生法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大众希望通过学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殊不知,“求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加之,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没有审核消息来源、“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等因素,“生命三角”求生法在我国传播甚广,甚至当作教条与真理。我们有必要简要分析一下。


三角空间是稳定的,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知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倒塌发生的方式与类型,也就无法知道何地会有所谓的“生命三角空间”。


房屋倒塌与坠落物伤害比起来,前者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提倡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但很多人又要说,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结合国情,房屋不抗震,发生和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罕见巨灾,不是等死吗?


我们不能仅靠灾害教育来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还是要把房子盖结实(由于北川地理位置特殊,部分遇难同胞因山体垮塌掩埋不幸死亡,它属于地震次生灾害)。如果是在老旧平房或者未经过抗震设防的房屋内,能在10秒左右跑到空旷场地,当然可以跑。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传播,以避震三部曲来取代所谓“生命三角”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首先,这是现实经验的总结。


案例很多,不胜枚举。不能以几个案例就证明某种方法的不合理性,但运用概率性思维,房屋倒塌与坠落物伤害比起来,前者是小概率事件。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对谁来说都是100%。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不希望复制灾害经历,靠悲惨的案例去证明我们所谓的科学道理。


在房屋坚固的情况下,新西兰地震中一位留学生冷静应对,选择了合适的避险空间,没有慌忙逃生而幸存。


四川芦山、云南盈江以及四川荣县地震中,就有很多人在逃生的过程中被室内或者外墙坠落物砸伤或者致死,教训深刻。


其次,历史经验亦提倡“伏而待定”。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午夜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军民奏折有名者八十三万余,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经历了这次地震的进士秦可大,不仅对当时地震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载,并在《地震记》中总结出遇到地震时“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的经验。


也就是说,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如柜或土炕的一侧),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简单说,就是伏而待定。古人这个方法很有效,唐山大地震时也得到了验证。


同时,在地震多发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科普主流观点也是提倡地震应急避险三部曲。


最后,为什么说要震时躲避呢?因为时间有限,6级以下地震晃动的时间有限为10秒左右,没等人反应过来,可能地震就结束了;如果人们在一楼,10秒左右可以到达空旷场地,当然就可以疏散,不过得注意保护头部。7级地震晃动的时间为20秒左右,8级地震晃动的时间为50秒,如果在较高楼层或者人员密集场所,人们从容疏散撤离时间有限,如果不经过有序训练,反而容易造成踩踏等事故。


那为什么还要震后快速疏散呢,是因为预防可能到来、更大级别的“余震”。


综上所述,地震来临时,我们提倡伏而待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科学处理。


我们应该明白,科普宣传教育有所“能”,也有所“不能”。但是“房子结实”与否,减灾教育所营造的安全文化都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灾害中吸取教训!就平时准备来讲,应该开展风险分析、隐患排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手准备一个应急包、绘制一张防灾地图、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等形式来落实。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利用电磁波传播比地震波快的特点,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如果该地区建立有地震预警系统,并且能够在地震波到达北川、青川等地区之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这些灾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许不致如此惨重。

级别太小的地震没必要预警,地震预警也有盲区;同时,太远的地方也没有预警的必要(烈度低于六度)。地震预警信息发表也需要依法进行。


地震来了,怎么办?

图文简介

逃生有方法、知识无定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急避险方法,公众应伏而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