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荒漠化宣战

                               原创  姜联合



荒漠化离我们有多远?  先让我们看一组数字: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加、中、美4国国土的总和,并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0亿美元。

我国荒漠化则遍及13个省、市、自治区,包含90个完整沙区县、508个部分沙区县,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总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 的27.4%,相当于14个广东省的面积,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两倍多。中国荒漠化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为541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

从以上数字和图中不难看出荒漠化已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的危害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和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的特点是范围大、持续久、危害重、治理难,西北、 东北、华北等13个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的亩产仅几十斤,出现“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令人十分伤痛的现象。

   我国风蚀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北方)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年均扩展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年均扩展2100平方公里;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年均扩展2462平方公里。不难看出:我国北方风蚀荒漠扩展速度呈逐渐增加趋势。

我国水蚀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南方)面积在1957年至1985年,由150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79 万平方公里,年均扩展1.1万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年均降水为800—1600毫米,是典型湿润区,其水蚀荒漠化面积由36万平方公里扩展到56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同期扩展面积的69%。在山清水秀的江南鱼米之乡,水蚀荒漠化扩展居然如此迅速,必将给长江及该地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由于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

“绿化不如沙化快”原因何在? 先让我们看看荒漠化是怎样造成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和利益驱动导致了过度开垦、放牧、采集野生中药材及乱砍滥伐、不合理用水等短视行为,造成土地大面积沙化。

    人口的压力:联合国1977年提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口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公里7人 和20人,而我国同类地区许多地方的人口密度严重“超标”,个别半干旱地区每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人。

过度放牧:草地资源使用上的“大锅饭” 和“畜多即富”的传统观念,加剧了草场超载放牧。荒漠化地区一些草场承载能力急剧下降,而牲畜数量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超载率高达50%至12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300%。

     过度樵采:荒漠化地区燃料缺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植被较好的固定沙地200多万公 顷,因过度樵采,到80年代中期已有1/3以上成为流动沙丘。据了解,荒漠化地区的胡杨林、红柳、梭梭林有很大一部分是因过度樵采而被破坏的。荒漠化地区的甘草、麻黄、发菜等易采集,价格高,农牧民无节制地采挖,加剧了荒漠化的扩展。甘肃省1994年一年因挖甘草破坏草场6万公顷以上;内蒙古1993—1996年因搂发菜破坏草原1200多万公顷,其中400多万公顷严重沙化,失去了利用价值。宁夏盐池县因超负荷乱挖甘草被直接破坏的草原达20多万公顷,经济损失有3487万元。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是维系荒漠生态系统的命脉,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植被退化、荒漠化扩展十分严重。塔里木河地区因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植被衰退、死亡,大片土地荒漠化,30万亩草场被毁,天然胡杨林由81万亩减少到24万亩,长达180公里的“绿色长廊”濒临毁灭。

   面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如此破坏,“绿化不如沙化快”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防治荒漠化工程进展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生在非洲的一场严重旱灾造成的空前灾难,迫使国际社会更加密切关注全球性的荒漠化问题,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颁布了。我国目前是该公约的签字国。

    每年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日,是我国在全世界首次设立的“土地日”; 这两个日子,警示着人们正视土地受到沙漠威逼的现实,唤起人们对土地不断减少的关切,更鞭策着人们全力以赴投入这场保护绿色、保护生命的“ 人沙之战”。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荒漠化的治理,从50年代起就号召全国人民“向沙漠进军 ”,组织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防沙治沙工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防治荒漠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将防治荒漠化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的组成部分。国务院还将防治荒漠化作为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并成立了荒漠化监测中心、防治荒漠化研究发展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完成了《中国荒漠化报告》,制定了长期防治规划,编制了国家行动方案。

    中国政府将防治荒漠化纳入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之中,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作出重要批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内容,明确指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我国实行统一规划、防治并重、治用结合、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将目标分为两个10年(1990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一个40年(2011年—2050年)三个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协调,2010年基本遏制全国草地大面积荒漠化的势头,逐步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这些工程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体系建设工程等。

   防治荒漠化工程已经启动,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快走出 “贫困—破坏资源—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已势在必行。只要动员全民族的力量,群策群力积极地加以控制、改造、防治和利用,荒漠化就可以资源化,为人类造福。面对新世纪渐露的曙光,中华民族作出庄严的承诺:我们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奋斗,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守住我们的家园 !那时,回首秀美山川,定然是一片生命原色的苍绿!

 


向荒漠化宣战

图文简介

荒漠化离我们有多远?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和趋势 ?“绿化不如沙化快”原因何在?荒漠化防治工程又哪些?这些问题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