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素以食花养生,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采集松花、槐花、杏花人饭共蒸,密封数日成酒,并挥毫作歌曰:“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那么,鲜花真的有这么多养生功效吗?
首先,鲜花中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例如,每10克南瓜花含蛋白质1.4g、脂肪0.3g、钙39mg、磷63mg、胡萝卜素0.62mg、核黄素0.1mg。
其次,鲜花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以及芳香物质和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尤其是鲜花中的花粉,已被科学家证实含有多种物质,包括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特定状态的微量元素不仅是维持健康和防病治病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中药归经和药性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药食同源的鲜花有调理体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功效。例如,牡丹、月季有调经活血之功;合欢花可助安睡;刺槐花凉血止血,清肝降火;梨花味甘微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效果;芦丁能增加毛细血管韧性,主治血热妄行所引起的吐血、崩血、血瘤及大肠火盛或湿热淤结所引起的肠风、痔血、便血等疾病。
对此,专家特别推荐以下5种适宜春季用于食疗的鲜花:
1. 密蒙花。密蒙花性味甘、凉,归入肝经,可显著改善中、重度女性更年期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密蒙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与内源性雄激素结构相似,均为杂环多酚类化合物,发挥拟雄激素样作用。目前密蒙花已在干眼症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有深入的实验研究,同时有降低血糖、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炎等作用。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密蒙花茶的制作方法:干燥花或花蕾5g,绿茶1g,加水350mL,煎煮3分钟,过滤后加蜜糖25g调制而成。
2. 白梅花。白梅花又称绿萼梅,始载于《本草纲目》,微酸、涩,无毒,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症,理气而不伤阴。清代曹廷栋曾将“梅花粥”列为上品,称“绿尊梅花,雪水煮粥,解热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梅花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防止黑色素沉积、抗抑郁等作用。
白梅花粥的制作方法:取白梅花5~7朵,摘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50g粳米洗净放入锅中煮至米熟成粥,加人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
3.玫瑰花。玫瑰花性甘、温,微苦,归肝、脾经。玫瑰花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还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不可少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排毒养颜、行气活血、开窍化瘀、疏肝醒脾、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调节机理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等。
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平时取干玫瑰花6~10片,热水浸泡后饮用。通常玫瑰花茶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浸泡次数为1~2次,冲泡时还可配上两颗红枣,不仅能增添几分甜香,还可添滋养气血。
4.茉莉花。茉莉花在各种花草茶中,香气最为醇厚,是春季饮茶之上品,有“去寒邪、助理郁”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茉莉花具有降脂减肥、防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菌抗菌、抗抑郁、降血糖、保护肾功能、抑制癌细胞活性等作用。
茉莉花的使用方法:将茉莉花茶沏开且将水沥去后口嚼茶叶,茶末吐掉可治咽喉炎;或将泡饮后的茶渣晒干,加少量茉莉花干拌匀并装入枕头制作成茉莉花药枕,可降火降压、清热明目,适用于头目眩晕、神经衰弱等症。
5.金银花。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因春季风气善行,易外感风邪,金银花露正可缓解春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牙周炎、肠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银花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抗过敏、抗内毒素、降血脂、提高免疫功能、保肝、利胆等作用,但金银花药性偏寒,并不适合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金银花露的制作方法: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适用于清热、解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鲜花的养生效果甚佳,但是使用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3点:
1.并非所有的鲜花均可食用。有些花卉的花朵、枝叶或花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例如,曼陀罗、夹竹桃、一品红、虞美人、郁金香、铃兰、五色梅、凌霄等,若误食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因此,不要随意食用花卉。
2.鲜花性味不同,人体体质也有差异,尤其是孕妇要慎用鲜花。各类人群的体质有个体差异, 有虚实寒热之分,建议辨体质后再选择正确性味的鲜花食用。例如,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脾胃虚弱者则不能常用;红花具有活血化痪的作用,但如果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等疾病。
3.鲜花与花茶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我们也应同时注意到花茶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首先,在饮用过程中,为避免摄入过多的砷等重金属,应该先进行洗茶,饮茶时应舍弃第一泡茶,这样才能避免摄入更多的砷;其次,饮茶时不应浸泡太长时间,尤其是不应饮用过夜的茶汤。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