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征”“猪恶癖症”“异食癖”等。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养分代谢机能失调、味觉反常、仔猪断奶过早、疫病防治不科学等各种应激都能够形成猪彼此咬尾、咬耳的现象,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卖相。研究表明:猪发生该病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6.4%。

  猪群咬尾、咬耳症的危害

  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猪群的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或腹部。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跛行,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胴体品质降低,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临床症状

  猪的咬尾症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期是损伤前期。这期的特点是一只猪把另一只猪的尾巴放在嘴里轻轻地吸吮、咀嚼,被害猪能接受并忍受吸吮和咀嚼行为。

  接着就发生第二期即损伤期,尾巴被咬伤,出血,患猪对咬尾反抗、逃避。患猪尾巴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创伤可分为轻度创伤,只有末端被咬伤;中度创伤,被咬掉的尾巴至少有一半;严重创伤,尾巴被全部咬掉,只剩一点残根。尾巴受伤后的扩散途径有三种。第一,尾巴有一条直静脉,能很快扩散感染,主要到达肺脏;疝尾的侧面有纵静脉窦,进入侧皮静脉后,到达椎管的纵静脉窦,扩散到全身。第二,尾的创伤不仅是皮肤损伤,同时尾肌和尾椎也发生损伤,引起邻近组织脓肿和尾椎骨髓炎,感染扩散到侧淋巴结、肛门直肠淋巴结,有时这些淋巴结发育不充分或完全没有,直接使病菌进入淋巴管,最后进入后腔静脉。第三,感染脑脊髓液后,扩散到其他器官,出现后躯或脊椎前段脓肿,肺的感染,这个途径危险性更大。

  防治措施

  1、猪的营养需求要满足。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3、饲养密度要适宜。猪的饲养密度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为宜。一般以每群饲养10~12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严格地按2-3月龄的猪每头占地面积0.5~0.6平方米,4-6月龄的占地0.6~0.8平方米安排。

  4、育肥猪应早去势。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在一起相互爬胯而引发咬尾症。

  5、卫生环境条件要良好。

  猪对卫生环境很敏感,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及温度调控、粪便处理等一整套设备。使猪舍达到夏季能防暑降温,冬季能防寒保暖的标准。

  6、要定期驱虫。在猪的一生中,应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螨等。否则会因寄生虫影响而导致咬尾症的发生。

  7、单独饲养有恶癖的猪。

  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单独饲养。

  8、药物外用或内服。对存在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采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控制;对被咬伤的猪应及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上碘酊以防止伤口感染,咬伤严重的可用抗生素治疗。

  

  编辑:李敏

教你如何防治“猪咬尾症”

图文简介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养分代谢机能失调、味觉反常、仔猪断奶过早、疫病防治不科学等各种应激都能够形成猪彼此咬尾、咬耳的现象,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卖相。研究表明:猪发生该病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6.4%。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跛行,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胴体品质降低,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第一,尾巴有一条直静脉,能很快扩散感染,主要到达肺脏。第二,尾的创伤不仅是皮肤损伤,同时尾肌和尾椎也发生损伤,引起邻近组织脓肿和尾椎骨髓炎,感染扩散到侧淋巴结、肛门直肠淋巴结,有时这些淋巴结发育不充分或完全没有,直接使病菌进入淋巴管,最后进入后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