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璋,1894年出生于中医之家,1920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后出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及细菌学系教授、系主任、医学院院长,二战后赴香港大学出任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和教授,为增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受周恩来总理问候回国参加医学建设,任中国医科大学(现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数十年来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石中宝璋 人中骐骥

  侯宝璋少时即心怀桑弧蓬矢,立志做大事。近代新式教育西风东渐,山东出现了“中国最老的大学”——齐鲁大学。齐鲁大学“尤以医科见长”,侯宝璋因缘际会入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勤勉奋励,品学兼优。1919年激情投身“五四”爱国运动;1931年“9.18事变”后自报奋勇、不顾危险亲自奔赴喜峰口等战区支援军民抗日工作,救治伤病人员;1937年“7.7事变”后以公而忘私和献身医学的精神亲赴贵阳,参加贵阳医学院筹建并担任病理学科研教学工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热心奔走有关慈善机构,负责与教会合作安置了大批青年到大后方就读。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侯宝璋为人休声美誉,守身如玉。

  医学翘楚 学科巨擘

  1934年,侯宝璋著由中华医学会编译部出版的《实用病理组织学》是中国病理学的肇端之作,是近现代科学意义上中国病理学的嚆矢。侯宝璋对中华分支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关系研究、肝汁性肝硬变研究、绒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热病研究及中国医学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学术贡献。他的研究成果见诸美、英、日本等病理学杂志,在国际病理学界享有盛名和声誉。

  1967年,侯宝璋逝世后,CANCER癌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Med.J.)等均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悼念文章。

侯宝璋:学贯中西,一代医学巨擘(上)

图文简介

侯宝璋, 1894年出生于中医之家, 1920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2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后出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及细菌学系教授、系主任、医学院院长,二战后赴香港大学出任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和教授,为增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医学翘楚学科巨擘1934年,侯宝璋著由中华医学会编译部出版的《实用病理组织学》是中国病理学的肇端之作,是近现代科学意义上中国病理学的嚆矢。侯宝璋对中华分支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关系研究、肝汁性肝硬变研究、绒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热病研究及中国医学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