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蜃云低黄岗巅,万亩竹海起峰烟;惊世无双阔叶林,华南虎啸踪迹迷。金斑喙凤舞翩跹,天地精华聚红岩;天然氧吧桃源峪,正山小种世纪茗。说起这八种景观,去过武夷山的人肯定都有终生难忘之感。也只有在武夷山这样大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内才能孕育出这么多的绮丽事物,要是没有这片大自然的保留之地,人世间当减掉多少色彩。这就不得不提我国著名的学者赵修复先生,当年就是他最早提出建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对这片原始土地的存留起了极大的作用。

  赵修复,1917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昆虫学家、蜻蜓和蜂类分类专家、昆虫分类学报编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35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生物系,1939年8月毕业后任济南齐鲁大学生物系助教。1941年9月任福建省泉州培英女子中学教师。1942年2月任福州协和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1948年8月赴美国麻萨诸塞州立大学昆虫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51年8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辗转回到祖国,在福州协和大学任昆虫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昆虫教研组主任,1958年10月任福建农学院植保系主任、教授。1969年11月下放泰宁县上青公社。1972年9月回福建农学院任植保土化系教授、第一系主任等职。

  赵修复先生的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为我国昆虫学分类和生物防治的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对昆虫的研究兴趣很浓,随时随地都惦记着积累标本,整理素材。1941年,日军进犯,他被迫随协和大学来到山城邵武。小山城里生活条件及其艰苦,饭是陈年的糙米饭,房子只是一些简陋的窝棚,别说电,连一张写字的桌子也没有,晚上只好借着桐油灯的光亮在地板上研究昆虫标本。他没有因为小山城艰苦的生活环境而感到沮丧,相反,由于那里山多林厚,昆虫种类丰富且易寻找,他简直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快感。

  在山里生活期间,他采集到了许多蜻蜓和寄生蜂标本。然而当时国内研究此类学科的人太少,能借以参考的资料更是难以找到,所以很多标本根本鉴定不了,也就无法进行分类整理。有丰富的实体素材却无法上升到理论知识,这让赵修复先生感到很是无奈,也坚定了他要研究昆虫的决心。后来,赵修复先生终于找到一本美国学者写的《中国蜻蜓手册》,如获至宝,以此参考着开始从蜻蜓的分类入手,他的研究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系统。

  数年后,赵先生总结自己的知识,完成了《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初稿,这是他在棍腹蜻蜓分类研究上取得突破的结果。1948年,他获得教学奖学金,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攻读学位。1950年,他完成了硕士论文《双峰弯尾春蜓外部形态的研究》。第二年,他又以《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这两篇高水平的论文标志着赵修复先生在蜻蜓的研究上已达到相当高深的地步,为此,他获得了硕士、博士两个学位和两枚学术荣誉学会的“金钥匙”。

  归国后,赵修复先生继续他的研究,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130多篇蜻蜓、寄生蜂及生物防治等昆虫学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在多种杂志、报刊上发表40多篇通俗科普文章。他还主张创办了《武夷科学》年刊,积极与国外相关刊物进行交流合作,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赵修复先生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住院重病期间仍不忘用录音机记录重要的科研心得体会,应该说,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

昆虫的探索者——赵修复

图文简介

赵修复, 1917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昆虫学家、蜻蜓和蜂类分类专家、昆虫分类学报编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后来,赵修复先生终于找到一本美国学者写的《中国蜻蜓手册》,如获至宝,以此参考着开始从蜻蜓的分类入手,他的研究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系统。数年后,赵先生总结自己的知识,完成了《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初稿,这是他在棍腹蜻蜓分类研究上取得突破的结果。第二年,他又以《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赵修复先生继续他的研究,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130多篇蜻蜓、寄生蜂及生物防治等昆虫学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在多种杂志、报刊上发表40多篇通俗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