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两院院士里最会写科幻的一个,一生钟情水电事业,主持了我国几十座大坝的设计与建设,为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当事人,以开发水电、实现西电东送为平生夙愿,主持了中国几十座大坝的设计与建设。他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对各种疑虑,他坦诚相见,力排众议。从1950年在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再到2012年于病榻上获中国工程界的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他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50年,为我国的水电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潘家铮。
1927年10月19日,潘家铮出生在浙江绍兴。曾祖父是清朝秀才,饱读诗书,后因追随太平军于南京殉难。祖父在成年后多次前往南京寻父,却意外了解了许多天国轶事;回乡后他潜心学术,专致古文,以开馆授徒为业,留下许多手稿。潘家铮出生后不久,祖父便亡故了,但祖父留下丰富的手稿和书籍充实了他的童年,成为他儿时的珍宝。
潘家铮的父亲生于清朝末年新旧学交替之际,受到旧式教育和洋学堂的双重熏陶,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职于浙江省教育厅,抗战后改任中学老师,饱尝生活艰辛,管教子女也很严厉。
1946年暑假,潘家铮前往杭州报考浙江大学,因自幼喜爱诗词,便毫不犹豫填报了中文系。饱尝文人之苦的父亲极力反对,潘家铮只得重新填报了航空工程系,大二时转至土木系。浙大名师荟萃,学风严谨,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不仅教会了他学习,更教会了他思考,让他获益终生。
毕业后,潘家铮在钱令希教授的介绍下进入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工作,从此与水电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我与水电事业是“先结婚后恋爱”的。
在勘测处,潘家铮从设计和施工200千瓦的金华湖海塘水电站做起,一步步学习和掌握水电开发技术;他还夜以继日地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注重将书本和国外资料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又从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找出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1956年,潘家铮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流溪河薄拱坝,开创了我国薄拱坝建设的先例。1957年,潘家铮出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他深入现场,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大宽缝重力坝,并采用抽排措施降低坝基扬压力,大大减少了坝体工程量。新安江水电站的基本建成,树立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第一座丰碑,而潘家铮创新的宽缝重力坝,为我国后来建设的丹江口、潘家口等十多座大坝树立了样板,成为国内广泛采用的坝型。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电站工地时,曾亲笔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
中国水利水电奠基人之一——潘家铮
图文简介
从1950年在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再到2012年于病榻上获中国工程界的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他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50年,为我国的水电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夜以继日地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注重将书本和国外资料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又从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找出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1956年,潘家铮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流溪河薄拱坝,开创了我国薄拱坝建设的先例。新安江水电站的基本建成,树立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第一座丰碑,而潘家铮创新的宽缝重力坝,为我国后来建设的丹江口、潘家口等十多座大坝树立了样板,成为国内广泛采用的坝型。
- 来源: 科普中国
- 上传时间: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