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国内是生殖内分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为中国育龄妇女及亿万中国家庭谋福祉一直是她的心愿。她便是肖碧莲院士,自1964年投身生殖内分泌和计划生育研究起,便长期致力于减轻非意愿妊娠带给育龄妇女的身心伤害。她不仅是一位风采卓然的科技大使,更是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在全国推广使用

  1949年,肖碧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6~1959年留学前苏联,获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毕业之后肖碧莲入职上海宏仁医院,成为一名年轻的妇产科医生。之所以选择妇科,是因为她在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了诸多女性因卫生保健条件差,常常得不到及时医治,没有选择而反复妊娠生产,这些因素成为了她选择一生从事生殖健康研究的原动力。

  自1964年投身生殖内分泌和计划生育研究起,肖碧莲院士便长期致力于减轻非意愿妊娠带给育龄妇女的身心伤害。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常用的口服避孕药剂量很大,妇女服药后常感恶心、呕吐、头晕,同时对肝功能的损伤也比较大。肖碧莲带领全室人员进行低剂量试验,发现口服避孕药剂量减半同样具有抗排卵的作用,对肝功能的影响明显降低。1967年,肖碧莲主持研制的口服避孕药通过国家鉴定并正式在全国推广使用。

  随后,她又开始进行1/4剂量的试验工作。事实证实1/4剂量的避孕药同样有效。至此,我国口服避孕药的剂量达到国际最低值,亿万育龄妇女因此受益。

  1983年,美国一位著名化学家在瑞士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曾高度评价肖碧莲带领的课题组的成就:“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研究,而在中国七八年前就已经使用上了。”

  

  紧急避孕概念被引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以她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倡导下,紧急避孕概念被引入中国,并运用左炔诺孕酮作为紧急避孕药配方。后来,肖碧莲又组建了“米非司酮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临床研究组,历时5年完成4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的人工流产率,促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保护。就这样,她主持的“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黄体期避孕及催经的研究”荣获200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除了专心科研工作,生活中的肖碧莲更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多才多艺,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女性”。

  正是由于肖碧莲院士等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计生科研及应用在造福着中国亿万育龄妇女和她们家庭的同时,也骄傲地走在了世界前列。展望未来,老中青人才济济,国内外携手并进,科学家们也会继续为人类控制自身繁衍,造福后代寻找捷径。

肖碧莲:为中国育龄妇女及亿万家庭谋福祉

图文简介

她便是肖碧莲院士,自1964年投身生殖内分泌和计划生育研究起,便长期致力于减轻非意愿妊娠带给育龄妇女的身心伤害。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在全国推广使用1949年,肖碧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自1964年投身生殖内分泌和计划生育研究起,肖碧莲院士便长期致力于减轻非意愿妊娠带给育龄妇女的身心伤害。1983年,美国一位著名化学家在瑞士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曾高度评价肖碧莲带领的课题组的成就:“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研究,而在中国七八年前就已经使用上了。后来,肖碧莲又组建了“米非司酮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临床研究组,历时5年完成4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