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依恋的研究最初是针对婴幼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是,从依恋理论上讲,Bowlby并没有把依恋局限于个体一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以寻求安全感为目的的这一行为系统,在个体的一生中是持续发展的,Bowbly称之为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发展过程。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有关内部工作模型的认知模式稳定性研究的深入,依恋的研究对象已经从婴幼儿延伸到成人,而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随之而来的成功老龄化呼声的高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依恋现象在面临或者经历着分离、丧失体验(丧亲、退休、健康状况的下降等)的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从老年人的依恋对象、依恋模式的分布、依恋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回顾目前老年依恋的特点。
一 、老年人的依恋对象
依恋现象源于生命早期,最早表现为婴幼儿与主要照料者的情感联结,主要照料者就是婴幼儿的主要依恋对象。随着个体成长,个体会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其内在依恋模式越来越复杂,依恋对象的类型也由单一变得多样。Collins和Read认为成人的内在工作模式是一种层级性的结构[2],如图,在最上层的是较为普遍的模式,其形成来自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以及同伴间的互动经验,因此适用于广泛的人际关系与情景;此层级之下则是较为明确的、特殊的人际关系,例如与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和配偶等的关系。这里,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就是成年人的依恋对象。老年人的同伴关系模式像年轻成人一样,包括了与配偶、兄弟姐妹、朋友等的依恋关系模式,而在亲子关系模式中,则在与父亲、母亲的依恋关系模式之外,增加了与成年子女的依恋关系模式。也就是说,老年人的依恋对象在年轻成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年子女这一类型。这是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讲,虽然和年轻人相比,对依恋对象的要求——把依恋对象作为寻求和保持亲近的目标;在压力情境下把依恋对象作为寻求保护和支持的对象;在探索外部世界时,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没有改变,但是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身份的减少以及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的衰退,会让他们的身份从对子女保护和支持的提供者转化为子女保护和支持的接受者。
在生命晚期,老人可用于处理丧失的资源变少了,这时候,重要的依恋关系必须再度发挥安全堡垒的功能,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协助与保护。一系列研究考查了老年生活中不同的依恋对象对其晚年生活的影响,包括以兄弟姐妹作为依恋对象的研究、以成年子女作为依恋对象的研究、以父母作为依恋对象的研究(具体研究及结论请参考“老年依恋的心理功能”一节),Cicirelli还考察了老年人生活中一种符号化依恋,即对上帝的依恋。Cicirelli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开发了一个量表,他称其可以反映个体“对上帝的依恋程度”。他发现女性、非裔美国人、正统派基督教徒、对死亡怀着强烈恐惧的老年人、丧失了重要依恋对象的人和70到100岁之间靠近年轻一端的人,在量表上的得分较高。原有依恋对象的离世、与死亡的日益接近以及随着年龄增大出现的皈依宗教人数的增加是老年人把上帝作为重要依恋对象的重要原因。符号化依恋不是老年人独有的现象,但是研究者猜测这对老年人来说意义尤其重大,或许老年人符号化依恋的比例远大于真实生活中的依恋,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老年生活中还有一种重要的依恋对象,那就是对配偶的依恋。Antonucci指出,在老年人依恋对象分层中,对配偶的依恋是占据重要地位的。长久的夫妻关系提供给老年人较高的安全感。对配偶的依恋是老年人依恋研究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2
二、老年依恋特点第一,依恋对象多元化
Antonucci提出的护航模型将依恋对象按照三个水平进行划分,结果发现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依恋对象及其重要性都发生着变化。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老年人会更愿意和相对而言已经很熟悉的人接触。他们会更加精细选择自己的依恋关系,甚至会缩小亲密关系的人数。因此,老年人可能更愿意和护航模型展示的最内层即已经很熟悉的人联系。可即便如此,老年人依恋对象却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和其他年龄段的人共同拥有的依恋对象以外,研究发现老年人还拥有符号依恋,宠物依恋,祖孙依恋等不同的依恋对象。1
第二,依恋分布特异性
无论是通过自我报告还是基于访谈的研究,研究表明,年轻人当中安全依恋的占比都是最多的,其次是拒绝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的占比是最少的。而对老年人的研究当中,有的研究认为老年人当中冷漠型依恋占主体,有的研究却认为是恐惧型依恋占主体。李春花等人认为,测量工具、样本容量、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地位的差异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三、老年依恋的作用
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对健康老年人的生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和空巢要老人同样很重要。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行为都会表现出一种父母定位(parent fixation) 现象,好像他们早已去世的父母仍然活着一样。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就是他们需要依靠某个人使自己感觉到安全的需求的一种表达,随着阿尔茨海默症症状的加深,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在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他周围的依恋对象是可以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此时,不同的依恋对象在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的生活当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那些属于焦虑型依恋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当照料他们的配偶属于高的焦虑型依恋时,会报告出更多焦虑的身体或心理症状。朋友在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生活当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友谊不仅对人的生存和认知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会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几率。虽然没有研究表明符号依恋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影响,但是却有研究发现宗教传统中精细的仪式以及情感上显著的行为可以被运用到这种病症的后期,并且这种方法对患者和照料者同样有益。关于空巢老人的调查发现,与一般老年人一样,夫妻依恋和子女依恋在其生活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特别的一点是,很多研究者发现宠物依恋对空 巢老人的 身心健康也 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老年人的依恋类型及其分布
艾斯沃斯(Anisworth) 通过陌生情境法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类: 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将依恋类型按照评价对象和评价态度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分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对别人的积极评价,对别人的消极评价四个部分。根据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评价的态度,将成人依恋分成四个维度: 安全型,专注型,恐惧型和冷漠型。
安全型的人认为别人一般都会接受他们或者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给予回应,自己不仅十分乐意与人亲近,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专注型的人对自己持负面评价但是却对他人是否可信给予正面评价。这种人会过于专注于维持与他人的关系,通过获得有价值他人的接受来接受自己。
恐惧型依恋的人不仅对自己持消极态度而且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拒绝与他人的亲密联系。这种风格使得人们保护自己以免受他人的拒绝。
第四种是冷漠型依恋,他们对自己持积极态度,但是对他人却持消极态度。这种人为了使自己免遭受沮丧的情绪而拒绝亲密的关系,保持自己独立意识。
国外有研究者运用RSQ(Relationship ScalesQuestionnaire) 对老年人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中漠型依恋所占比例为78%,安全型依恋占比为22%,这与Scharfe和Bartholomew以年轻人 ( 其中安全型依恋占55%,冷漠型依恋占13%) 为被试所测量的结果截然不同。
国内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台湾的刘敏珍的研究发现: 老年依恋中安全依恋占69. 6%,恐惧型占12. 5%,冷漠型占12.1%,占有型占5. 9%。同样以台湾同胞为被试,吴文嘉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矛盾型依恋的最多占44%,安全型占39%,拒绝型占17%。而国内学者陈纡等人以江苏地区老年人为被试,结果发现恐惧型依恋最多,其次是冷漠型,专注型,安全型依恋最少。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老年期依恋
图文简介
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依恋现象在面临或者经历着分离、丧失体验(丧亲、退休、健康状况的下降等)的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从老年人的依恋对象、依恋模式的分布、依恋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回顾目前老年依恋的特点。除了和其他年龄段的人共同拥有的依恋对象以外,研究发现老年人还拥有符号依恋,宠物依恋,祖孙依恋等不同的依恋对象。国外有研究者运用RSQ(Relationship ScalesQuestionnaire)对老年人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中漠型依恋所占比例为78%,安全型依恋占比为22%,这与Scharfe和Bartholomew以年轻人(其中安全型依恋占55%,冷漠型依恋占13%)为被试所测量的结果截然不同。
- 来源: 科普中国
- 上传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