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应,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他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2.第二阶段

  即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3.第三阶段

  即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阶段

  即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婴儿依恋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

  3.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工作的基本模式。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社会性依恋

图文简介

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3.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