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儿童归因的研究

  在以西方成人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西方一些发展心理学家也对儿童行为归因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1、 儿童归因的发展特点

  对欧美儿童的发展性研究表明,儿童对他人内部心理特征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最初,研究者倾向于把年幼儿童看作是行为主义者,认为年幼儿童一般倾向于用外部特征描述他人或解释他人行为。例如,当问及儿童关于他人作出某种行为的原因时,3-7岁儿童倾向于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外部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有可能把他人行为归因为心理状态和特质。1

  后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发现,年幼儿童和成人一样,也能认识到不同的心理状态。甚至有研究指出,年幼儿童更倾向于使用特质归因行为。例如,1岁以下的婴儿就能把指向目标的移动方式归因为行为者的抽象认知,18个月的学步儿童也明显的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部意图,2岁的儿童就能使用愿望信息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对情境的反应。当要求儿童仔细考虑别人所犯的错误和有意行为(如,一个女孩把巧克力或调味蕃茄汁都放到了她的冰淇淋上)时,即使3岁的儿童都能对行为作出内部心理的解释。尽管儿童通常对他人的描述是外在的,但当既提供外在行为描述(这个男孩正在擦他洒落的牛奶),又提供内部心理状态(这个男孩洒落了牛奶感到很难过)的解释时,让他们对两者进行选择,结果发现,3岁儿童就明显地表现出用内部特征解释他人行为的倾向。4岁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人的行为受这个人信念的影响。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意识和注意到人的内部心理状态,逐渐能够解释行为的内部原因,到成人阶段,更常用心理特质来解释他人行为。

  2、 儿童归因的影响因素

  此外,研究者还考察了在儿童归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据已有研究,影响儿童归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儿童归因的行为领域。已有研究提供的支持性证据是,儿童的知识是分领域的,具有领域的特异性。对儿童来说,对有些领域特别熟悉,对另外一些领域不熟悉,如对玩具的选择、助人、服从成人及在学业领域取得的成绩等因为经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一项研究发现,在社会领域中,学龄儿童通常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内在特质,且这种现象在社会领域中比在学业领域中出现的要早。

  其次,不同的归因目标者也会影响儿童的归因。年幼儿童会对自己和他人作出不同的归因,对自己更多作出外归因,对他人更多作出内归因。也有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父母和同伴及老师也会作出不同的归因,他们对父母更多作出内归因,对同伴和老师更多作出外归因。不同研究对这种差异性的归因作出的解释不同,但根本原因就是归因者因为与归因目标者的关系不同,因而会作出不同的归因。2

  第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行为的效价。大量研究发现,儿童对积极和消极行为会作出不同的归因。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消极行为,儿童更有可能对积极行为作出内归因。这反映了自我服务偏见,即保护自尊,或更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看作是有意的。另外,学龄儿童更可能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特质,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因素。因此,在考察儿童行为归因时,应该注意效价对归因产生的影响。3

  3、 行为归因的文化和亚文化差异

  研究发现,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归因还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并不是所有社会文化中知觉者都会把行为归因为行为者内部的、稳定的特性。跨文化的研究指出,在西方个人主义环境中,倾向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人的特质,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亚洲国家,社会知觉者更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外部社会环境。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同文化中的社会知觉者遇到的行为不同,而是因为他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社会认知图式。研究者呈现给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同样的社会刺激,结果发现,美国人表现出同样的人偏见,而中国被试则更强调社会情境。而且,不仅不同文化环境中社会知觉者的归因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部的亚文化间,对行为的归因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研究对美国的城市和农村儿童的行为归因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美国城市儿童更倾向于对他人行为作出内部归因,而与之相对的农村儿童则倾向于对他人行为作出外部归因3。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当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没有直接考察成人对“心理”的认知,而是通过考察成人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归因来进行人知觉的研究。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非常关注成人知觉和理解社会世界的方式。其中归因理论学家们在寻求个体认知社会世界的过程中,通常把心理特质作为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归因分析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也是其它认知过程和情绪的基础。

  归因就是对行为原因的知觉和分析。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原因)作出解释和推断的理论。归因理论是外行人(相对于专业心理学家)预测日常行为的一种理论,之所以称其为理论是因为个体首先要提出行为原因的假设,然后系统地决定最合适的因果解释。归因理论的基础是个体把特质词作为描述、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因果机制,其核心观点是:成人能够使用心理特质系统地解释和预测行为,因此又称为特质归因理论。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有预测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这种需要引发了因果推理过程。人们需要解释和预测在自己和周围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是理解行为的原因。人们通过对行为的归因或外行(folk)心理解释来预测他人行为。

  归因理论的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个体认为行为和对内在特质的推理之间存在一致性。人们倾向于根据外显行为来推断他人的信念和特质。例如,一种助人的行为会使人推断这个人是爱帮助人的。换言之,他具有乐于助人的特质。这就是归因理论家们所说的“基本归因偏向(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另外一种归因偏向就是行为者—观察者偏见(actor-observer-bias)。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而且也要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对自己的行为则归因于自己之外的原因,而在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归因者是作为观察者和旁观者来寻找他人行为原因的,这时归因者倾向于更多地作出个人归因,即更多地将别人的行为解释为由于他个人的因素所造成的,而忽略了外部情境因素的作用。这种对他人归因的倾向与上述“基本归因偏向”是一致的,即都更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此外,还存在的一种归因偏向就是自我服务归因,即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行为结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这种归因倾向不仅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时会出现,而且,还会扩展到对自己周围的人的认识过程中。例如,当要求解释他人的积极或消极行为时,人们更可能认为他人的积极行为是由于其内部因素造成的,而消极行为则是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

  归因理论的提出和研究大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进行的。Merkus和Kitayama在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中认为,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往往会把人看作是“自主、独立、主动的实体,包括独特构造的内部特征(如,特质、能力、动机和价值观)并基本上以这些内部特征的结果来表现行为”。实证研究也发现,美国成人通常依据人的内部特征(如人格特质)来解释他人的行为。Winter和Uleman呈现给被试的材料是关于人的一些非特质的描述,然后分别让被试依据两种线索进行回忆。一种是要求被试以特质词线索进行回忆,另一种是以语义线索进行回忆。例如,句子“图书管理员把这个老人的物品拿到了街对面”的回忆线索是“助人”或“预订”。尽管被试报告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已经进行的特质推理,但特质线索的回忆显著好于语义线索的回忆。正如Ross和Nisbett所得出的结论,“当前现象表明人自动地和无意识地对行为信息作出特质解释”。这种依据内部特征对他人行为进行解释的倾向被看作是“基础性的”(尽管是错误的)、普遍的、源于内部图式的作用。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儿童归因

图文简介

跨文化的研究指出,在西方个人主义环境中,倾向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人的特质,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亚洲国家,社会知觉者更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外部社会环境。当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没有直接考察成人对“心理”的认知,而是通过考察成人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归因来进行人知觉的研究。归因理论的基础是个体把特质词作为描述、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因果机制,其核心观点是:成人能够使用心理特质系统地解释和预测行为,因此又称为特质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提出和研究大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实证研究也发现,美国成人通常依据人的内部特征(如人格特质)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尽管被试报告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已经进行的特质推理,但特质线索的回忆显著好于语义线索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