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语阶段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前言语阶段(prelinguistic stage)。一般都把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0-12个月)划为前语言阶段。在此期间,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等现象,统称为前言语现象或前一天言语行为。
在此阶段,婴儿的言语知觉、语音、交流都有明显的发展,且成阶段性。
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
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妊娠中、后期(5-8个月);新生儿阶段(0-1个月);发音游戏阶段(2-3,4月);语音修整阶段(5-8,9月);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是此阶段之一,除了概述中提到的内容外,在该阶段中婴儿经常能够系统地模仿和学习语音,为言语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语音的前语言发展
吴天敏和许政援(1999)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和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卡普兰等(Kaplan & Kaplan,1971)则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哭叫(0~1个月)、唧唧咕咕(1个月至5或6个月)、咿呀学语和标准化言语(11个月以后)。
朱曼殊、张仁俊(1987)在进行个案追踪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0~4个月的单音节阶段、4~10个月的多音节阶段和11~12个月的学话萌芽阶段。周兢(1994)通过对汉语婴儿进行纵向追踪和横向补充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婴儿的发音练习大致经过单音发音阶段(0~4个月)、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个阶段。而国外有学者把英语婴儿的前言语发音分为五个阶段,即反射性发生(0~8个周)、喁喁作声(8~20个周)、玩弄语言(16~30个周)、重叠牙牙学语(25~30个周)和非重叠学语(9~18个周)。
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可归纳为:从最初的哭声中逐步分化语音,并沿着单音节音——双音节音——多音节音——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朱曼殊、张仁俊(1987)认为,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决定的。由于人类婴儿发音器官的生理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因此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也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婴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势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言语交流的发展。他们同样具备了言语的三大基本特征,即目的性、约定性和指代性。在言语产生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它们在某些特定场合发挥着语言替代物的作用。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学话萌芽阶段
图文简介
1999)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和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994)通过对汉语婴儿进行纵向追踪和横向补充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婴儿的发音练习大致经过单音发音阶段(0~4个月)、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个阶段。由此可见,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可归纳为:从最初的哭声中逐步分化语音,并沿着单音节音——双音节音——多音节音——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由于人类婴儿发音器官的生理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因此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也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大量研究表明,婴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势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 来源: 科普中国
- 上传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