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的概念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在斯金纳的体系中,他使用强化而不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的主观解释,而强化则是一个中性术语,简单的定义为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效果。根据不同标准,强化分为不同类别,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其中正强化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1
间歇强化理论提出
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8只挨饿的鸽子分别放进8个特制的箱子里,不管当时鸽子是什么情况,每隔15秒钟,就自动给予谷粒做强化物。一连几天后,其中有6只鸽子的表现出现了变化。
第一只不断逆时针方向打转,犹如陀螺旋转一样;第二只频频扣头如捣蒜;第三只频繁举首引颈如撞钟;第四和第五只头部颈部连上身,左右摆动如钟摆;第六只则装模作样做洗澡擦喙状。
在这个实验中.发生在第一次得到谷粒这个强化物之前的行为就受到了强化,而且如果这种行为恰恰发生在下次奖励之前的话,那么强度就更进一步得到增加。如此这般,纯粹是由于偶然事件,鸽子最终可能消耗很多时间去从事于一种特殊的刻板不变的行为,斯金纳把这种行为称做迷信行为。而鸽子的迷信行为得到的是间歇强化。2
间歇强化的类型
对行为进行间歇强化可以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围绕行为的比例(ratio)以及时距(interval)进行,尤其是行为的比例(Lattal,Neef,1996)。比例的强化要求强化之前个体的行为必须发生一定的次数,而时距的强化则要求行为在获得强化之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体行为要求的次数或者时距是不变的还是可变的,将强化程序划分为固定强化和可变强化。由此,可将间歇强化分为四种,分别是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和可变时距强化。1
连续强化
含义: 与间歇强化相对应,连续强化是组织行为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可以快速学习新行为,但习得行为也会快速消失,如表扬和恭维。3
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的联系
它们同属强化中正强化的内容,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的效用,从行为的消退角度来看不尽相同。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间歇强化停止后产生的反应消退,远远低于数量相同的连续强化停止后产生的反应消退。例如,如果只是偶然对儿童的良好行为给予强化,在停止强化后,这种良好行为保持的时间,要比每一次良好行为都给予强化保持的时间长得多。斯金纳认为,当手头的强化物很有限时,这一差别具有实际意义。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偶尔得到正面的回应会比每次都得到正面回应更能提起实施者的兴趣。4
间歇强化日常表现形式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主要是通过间歇强化的形式维持着的,偶然的强化比起连续强化更加普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某些行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能得到强化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并不是发生了就能得到强化,比如学生努力学习了并不意味着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获得好成绩;买彩票并不一定就能中奖;跟别人有礼貌地打招呼也并不一定就能获得礼貌的回应。但是即使如此,学生还会继续努力学习,买彩票的还会再去买彩票,那个人还是会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因为上述的情况并不一定每次都会如此发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会因为行为之后自然出现的活动、刺激物而维持。
2.某些行为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到强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对于刚刚学琴的孩子来说,需要练习很多遍才能将一首曲子弹得动听、悦耳;去鱼塘钓鱼的人,在鱼钩甩下去之后要静静地等待鱼上钩,有时甚至很久鱼都不会上钩;冬天手冷的时候可以通过搓手摩擦生热来取暖,但是只有连续地搓一段时间,手才会暖和。
可见,行为并不是每一次发生之后马上就能获得强化,有时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强化。不过,间歇强化这种延迟强化的特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助他们从外在强化的个体发展成为自我强化的个体。5
间歇强化的优势
1。间歇强化更容易操作
连续强化要求干预者在个体每次出现目标行为之后都进行强化,但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要对每一次发生的行为都进行强化,必然意味着每次行为发生之后都能被其他人所注意到,这在自然的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去关注其他人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每次都能对其他人所出现的行为进行强化。从这一点来说,间歇强化比连续强化更容易操作。
2.间歇强化更经济
对于尚未形成的行为,连续强化的方式可以帮助个体更快地形成该行为,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行为,没有必要再每一次都进行强化,连续的强化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
3.间歇强化更能克服强化物的饱厌现象
在连续强化中,行为发生之后每次都给予强化物,很容易导致个体出现强化物的饱厌现象,虽然这种饱厌现象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延迟出现,比如每一次给予少量强化物、强化物品种多样化等。但是多次连续给予,特别是如果给予的强化物是可吃的消费性强化物,那么饱厌现象仍旧很容易到来。
但在间歇强化中,由于强化物的给予不是每一次都发生的,相同数量的行为只能获得比连续强化更少的强化物,因此,个体对强化物的兴趣下降得较慢,能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太容易出现对强化物的饱厌现象。
4.间歇强化所维持的行为保持得更巩固
如果个体的行为每次发生之后都能获得强化物,那么如果不再给予强化物,行为就容易出现消退。但是如果个体行为在持续一段时间或者在发生了一定次数之后才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强化物,这种强化方式所维持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当个体面对没有强化物的结果时,他们通常更容易相信,下一次自己能够获得强化或者再坚持一段时间自己能够获得强化物。比如沉迷赌博的人在每次输了的时候都会相信自己下一次会赢。行为的这一强化特征也能够有利于个体将外部的强化转化为内部的动机,让个体从由外部强化的人发展为自我强化的人。6
间歇强化的意义
这种方式对于行为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干预者最初采用的是何种行为改变的技术,在干预计划结束之后,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行为维持下去。此时往往需要考虑采用间歇强化的方式,让个体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继续保持下去,继而使之成为个体的一种行为习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