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近和回避动机
在动机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另一种动机分类框架,这就是趋近动机(approach motivation)与回避动机(avoidance motivation)。反映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人类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核心机能。这种分类思想散布在弗洛伊德、勒温、赫尔、斯金纳等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中, 但长期缺乏专门而系统的阐述与研究。近10 年来, 随着进化心理学的发展, 趋近和回避这种以行为和能量指向为划分依据的动机分类方法受到特别关注, 逐步成为动机研究的又一个基本理论框架。研究者不仅缜密地讨论了趋近和回避动机概念的区分, 还对该分类框架提供了许多神经心理学证据, 同时建立在该分类框架下的心理病理学探讨也日渐丰富。
趋近和回避是动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 反映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是人类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核心机能。Elliot(2008)指出,两种动机相结合才能产生成功的适应, 回避动机保证了个体的生存, 趋近动机则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他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趋近和回避动机概念。首先, 趋近和回避动机影响着行为的能量和方向。勒温指出趋近动机是由正性刺激激起的行为能量或者使行为指向正性刺激方向的动机;而回避动机则是由负性刺激激起的行为能量,或者使行为指向负性刺激方向的动机。其次, 趋近和回避动机既涉及到身体的运动, 也涉及到心理的运动。当刺激在心理上被评估为正性时, 个体就会表现出把它“拿过来”或把它“留给自己”的动作取向; 相反, 当刺激在心理上被评估为负性刺激出现时, 个体则会表现出远离或回避的动作取向。第三, 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不仅与新的刺激情境有关, 也与当前所处的情境有关,即趋近动机不仅指趋近新的积极刺激, 也包括保留和维持现有的积极刺激; 而回避动机不仅包括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刺激的防御,也包括逃离或纠正当前的消极刺激。第四, 刺激的效价(积极或消极属性)是趋近和回避动机的核心。正价代表着“有益”、“喜欢”、“渴望”; 负价代表着“有害”、“不喜欢”和“不想要”。第五, 激起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刺激可以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客体、事件或可能性, 也可以是抽象的、通过内部表征生成的客体、事件或可能性。
趋近和回避作为最基本的动机系统,具有行为组织功能。趋近系统通过调集机体能量来接近、掌控个体所偏爱的刺激, 回避系统也同样通过调集机体能量来逃离或阻止不利刺激的伤害。两类动机系统的协同作用促成了有机体的自我调节,保证了有机体对生存环境的成功适应。
理论
Elliot(2008)指出,两种动机相结合才能产生成功的适应,回避动机保证了个体的生存,趋近动机则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他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趋近和回避动机概念。
首先,趋近和回避动机影响着行为的能量和方向。勒温指出趋近动机是由正性刺激激起的行为能量或者使行为指向正性刺激方向的动机;而回避动机则是由负性刺激激起的行为能量,或者使行为指向负性刺激方向的动机。
其次,趋近和回避动机既涉及到身体的运动,也涉及到心理的运动。当刺激在心理上被评估为正性时,个体就会表现出把它“拿过来”或把它“留给自己”的动作取向;相反,当刺激在心理上被评估为负性刺激出现时,个体则会表现出远离或回避的动作取向。
第三,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小仅与新的刺激情境有关,也与当前所处的情境有关,即趋近动机小仅指趋近新的积极刺激,也包括保留和维持现有的积极刺激;而回避动机小仅包括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刺激的防御,也包括逃离或纠正当前的消极刺激。
第四,刺激的效价(积极或消极属性)是趋近和回避动机的核心。正价代表着“有益”、“喜欢”、“渴望”;负价代表着“有害”、“小喜欢”和“小想要”。
第五,激起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刺激可以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客体、事件或可能性,也可以是抽象的、通过内部表征生成的客体、事件或可能性。
趋近和回避动机区分的神经科学证据
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支持趋近和回避动机额叶皮层偏侧化的理论,这意味着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从神经解剖形态学上得到了证实。趋近动机系统与左侧额叶皮层激活关联,回避动机系统与右侧额叶激活关联,这一结论从根本上说明趋近和回避动机系统小是同一连续体的两个极端,而是结构和功能彼此独立的神经活动系统。 同时,趋近和回避动机定位于前额叶皮层的结论意味着两类动机系统承担着调节高级心理的功能。因为前额叶皮层的基本活动主要是根据内在的目标协调个体的思维与行动其中包括计划安排复杂的认知行为、个性表达、决策、管理正确的社会行为额叶皮层损伤会毁坏一个人的生活,额叶皮层损伤的人很难维持注意,很难坚持完成任务,他们经常会因为一时兴起而采取行动,会做出不考虑后果的冲动行为。
趋近和回避动机前额叶皮层偏侧化的证实不仅帮助回答了趋近和回避动机区分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还为一系列心理病理问题的解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途径。
趋近和回避动机区分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趋近和回避动机系统的区分为心理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机制。先后有两种理论观点阐述了如何从趋近-回避动机角度来理解情绪和行为障碍。
躁狂-抑郁双相障碍的 BAS 失调理论
Depue 和 Iacono(1989)提出了BAS失调理论,用来解释躁狂-抑郁双相障碍。该理论认为脆弱的行为趋近系统功能使患者的情绪状态如过山车一般在躁狂与抑郁之间穿梭。这些患者经历着行为趋近系统活动的过度变异(即趋近动机的极端波动)。患者情绪过度变化原因是患者的行为趋近系统过度敏感,且该系统对于行为趋近系统相关的线索反应过度,从而导致对一些事件(诸如目标追寻与实现、奖励诱因、愤怒激发)的过渡活动。在易感人群中, 这种行为趋近系统活动的过分增加就会表现出躁狂或轻躁狂症状, 如情绪高涨, 过度的目标寻求, 睡眠需求减少, 易激惹以及过度自信等; 相反, 当行为趋近系统活动消失或过度减少时就会表现出抑郁症状,如悲伤,缺乏能量,快感缺失,精神活动迟缓以及绝望感。 Meyer,Johnson 和 Winters (2001)等发现双相Ⅰ型的患者或者有轻躁狂趋势的人的行为趋近系统得分较高。在双相Ⅰ型的样本当中,在康复期,如果行为趋近系统具有高敏感性, 那就提示在6个月后其躁狂症状会增加。此外,在随访期平均超过 3.5 年的双相Ⅱ 型或者快速循环型的患者中,其行为趋近系统高敏感性提示其复发可能性更高, 周期更短(Alloy et al., 2008)。也有研究表明双相谱系障碍的患者其对应于行为趋近系统敏感性的各项心理生理指标 都偏高(Harmon-Jones et al., 2002;Harmon-Jones & Peterson, 2008)。
趋近和回避系统失调的情绪模型
近来 Youngstrom 和 Izard (2008)扩展了 BAS失调理论, 提出了同时包含趋近和回避系统失调的心理病理学模型。该模型认为趋近动机系统和回避动机系统各自独立,它们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因此两个动机系统有可能单独被激活, 也有可能同时被激活。当趋近系统、回避系统过高或过低, 或者趋近与回避组合发生冲突时, 个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如图 1, 高趋近、低回避的动机特质可以预测儿童的品行障碍和注意缺失多动障碍, 过低的趋近动机特质可以预测抑郁, 高的回避动机和中等程度的 BAS 特质可以预测广泛性焦虑, 高回避和高趋近相结合的特质可以预测混合性躁狂。
回避动机
图文简介
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支持趋近和回避动机额叶皮层偏侧化的理论,这意味着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从神经解剖形态学上得到了证实。趋近和回避动机前额叶皮层偏侧化的证实不仅帮助回答了趋近和回避动机区分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还为一系列心理病理问题的解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途径。趋近和回避系统失调的情绪模型近来Youngstrom和Izard。当趋近系统、回避系统过高或过低,或者趋近与回避组合发生冲突时,个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如图1,高趋近、低回避的动机特质可以预测儿童的品行障碍和注意缺失多动障碍,过低的趋近动机特质可以预测抑郁,高的回避动机和中等程度的BAS特质可以预测广泛性焦虑,高回避和高趋近相结合的特质可以预测混合性躁狂。
- 来源: 科普中国
- 上传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