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骨代谢性疾病,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骨质变成了“豆腐渣工程”。那么该如何尽早发现它呢?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方式:

1.平面检测:双能X线。临床常用此方法照射骨密度。标准的骨密度值应该是在正负1个标准差之内。在负的1个标准差到负的2.5个标准差之间叫骨量减少。低于负的2.5个标准差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

2.立体检测:定量CT(QCT)。定量CT是用CT机测量单位立方厘米体积范围内的钙元素含量。钙元素含量在80~120mg之间提示骨量减低,低于80mg诊断为骨质疏松,这种立体检测方式更准确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足跟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查是用来做筛查的,不能用做诊断依据。

此外,还可进行自检自查,检验自己是否有以下症状,若有,则可能患了骨质疏松:

1.竖脊肌发生酸疼。竖脊肌是后背脊柱两侧呈竖状排列的两条肌肉。由于脊柱骨是松质骨,在骨质疏松发生时会较早出现骨丢失,当骨质丢失过多,骨骼力量缺失,此时脊柱运动需要肌肉的辅助,肌肉就容易疲劳、产生乳酸堆积,造成竖脊肌酸痛、无力,引起腰酸背疼。

2.身高缩短3cm以上。

3.中年以后发生弯腰驼背。

身高变矮3cm以上或者在中年以后发生弯腰驼背,大多提示发生了骨质疏松,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骨头抽抽了”。

那么,骨质疏松和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炎应该如何区分?

从名称上看,骨质疏松是骨头变松了,容易发生骨折;而骨关节炎是关节发炎了,发生疼痛。但这两种病从本质上来说是两码事。

骨质疏松与雌激素关系密切。如果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折,表现为急性、剧烈的疼痛;而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相关因素有年龄、肥胖、劳损、创伤等,与雌激素关系不大。一般来说,骨关节炎患者休息的时候关节不疼,越运动越痛。

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怀疑自己患上骨质疏松,如何确诊?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