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青年作家蒋方舟在一档节目中分享了自己之前存在的一种心态:她害怕与人产生冲突、矛盾,在任何关系中,都始终不敢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令其他人不高兴;同时,她又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前所未有地放大“被人喜欢”这个需求。蒋方舟的这段分享,令“讨好型人格”引发热议。那么,讨好型人格的成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呢?

希望被群体接纳和认同,是人类的社交天性。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表示,为了合群,人们可能会去做一些其实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甘愿忍受一些不公对待,这种讨好行为在任何年龄段都存在。就人的天性而言,本能地希望和他人相处融洽,希望自己在群体中受欢迎;但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本能发展到极端,也就变成了“讨好型人格”,不会尊重自己,而是一味讨好别人。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3月1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家珍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辅导。

(牛路/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多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时代因素等方面都可以是其成因,而家庭教育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此外,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在人际关系的实操和磨练方面比较欠缺,他们跟人打交道比较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知道别人都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因此没有可以参考的样板,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为难自己。

那么,我们应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呢?其实,战胜讨好型人格的关键在于学会说“不”,要掌握自己的生活,要有意识地、慎重地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具体来说,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采用“兴奋点转移大法”,培养自己的喜好,多关注自己的事业;

2.多运动以促进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五羟色胺、多巴胺的分泌,调整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行为;

3.可定期找心理医生咨询,探究自己讨好型人格背后的心理成因。

当我们审视自身,如果发现自己存在讨好型人格的某些特质,那么在做某些事前,不妨好好思考,更慎重地取舍。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心身医学门诊主任、资深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

总害怕令其他人不高兴?"讨好型"人格的你要注意了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