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长辈做事常有“择吉日”的习俗。其实,受孕也有“良辰吉日”。受孕,是指精子与卵子相会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而这个“良辰吉日”就是我们常说的排卵期,中医称之为“氤氲期”。在排卵期同房受孕的机会最大,因此准确的判断排卵期非常重要。通常,排卵日是指女性卵子排出的的那天,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一起被称为排卵期。那么,哪些方法可以来判断排卵期呢?

1.根据自身症状变化——最简单的方式

我们的身体非常“聪明”,在排卵期也会有特别的“提示”。

(1)蛋清样白带。排卵期到了,有些女性会发现白带变多且稀薄,呈拉丝、蛋清样,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可以想象一下“拔丝地瓜”的样子。这个时候宫颈口也会微微张开,我们一般用“瞳孔样”改变来形容。其实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方便精子的游入。

(2)一侧小腹胀痛不适。卵子排出需要卵泡破裂,卵泡表面会出现一个“小破口”。并且,卵泡液排到盆腔后会刺激盆腔,此时小部分人就会出现一侧小腹(即排卵一侧)胀痛不适的症状,一般这种症状会持续半天到1天,随后就会自然消失。当然,如果持续腹痛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

(3)性欲比较强。雌激素还有一个别名“求偶素”。在排卵期,由于激素水平升高,特别是排卵前雌激素升高,女性会显得神采奕奕,格外有魅力,更能吸引男性。这也是我们身体的一个本能反应,符合自然规律。

2.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最直接的方式

正常育龄期女性每个月有一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而排卵日一般是在下次月经前倒推14天。比如说你4月20日来了月经,那么4月6日便是你的排卵日。一般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而受精能力最强在排卵后24小时内。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可存活2~3天,可以提前进入等待卵子的排出,因此排卵前后4~5天均为易受孕期,也就时我们常说的排卵期。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律,那这个方法就不太靠谱了。

3.测量基础体温——最需要耐心的方式

基础体温就是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的体温。为什么测基础体温可以了解排卵期呢?因为排卵以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刺激体温中枢,会引起体温升高,一般会上升0.3~0.5℃。通常高温相应该持续12~14天,少部分人可能持续16天。月经来潮之后体温马上下降,如果体温持续高温大于16天仍然不回落,那就有怀孕的可能。

测量时间:每天清晨醒来,最好保证6~8小时睡眠。

测量位置:测量舌下口温。

注意事项:前一晚将体温计准备好,清晨时在不翻身、不说话等保证无任何干扰的状态下测量体温。测量基础体温需要坚持不中断,至少测1~3个周期(就是从月经的第一天测到下次月经的前一天)。用线将每一个点连起来,就绘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体温曲线了(如图1)。

图1(“达医晓护”供图)

测量基础体温的目的:可以判断女性是否正常排卵,当体温由低温上升0.3~0.5℃以后,说明已经排卵,被称之为“双相体温”(如图1);当体温一直维持在低温水平,即出现了“单相体温”,说明没有排卵(如图2);同时依据高温期维持的时间,可以判断黄体功能是否健全,如果高温期小于12天,一般考虑黄体功能不全,这对于怀孕也会有影响。

选择同房时间:从图1可以看出,体温上升前会有一个小幅度的下降,一般来说这就是排卵日。在这个时期前后安排隔天同房,受孕的机率就会增加。但是由于基础体温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这一方法用在判断排卵情况及黄体功能上可能更合适。

图2(“达医晓护”供图)

4.排卵试纸——最方便的方式

排卵试纸学名是LH(即促黄体生成素)试纸,顾名思义是检测LH的含量。当检测出阳性时,即检测线区(T)红色条带与对照线区(C)颜色相近时,说明体内的LH浓度已经达到一个峰值。LH峰值是提示即将排卵的可靠指标,一般出现于排卵前36小时。因此,当检测到排卵试纸的结果呈阳性,就预示着“良辰吉日”已经到来,可以开始隔天同房2~3次了。

检测时间:月经第11天开始每天检测,如果发现检测线区(T)红色条带颜色越来越明显,可以每4小时检测一次。

注意事项:测试之前2~3小时不要过多饮水,因为稀释的尿液样本可能会影响LH峰值的检测。

排卵试纸示意图(“达医晓护”供图)

5.监测卵泡——最准确的方式

妇科超声通过动态观察卵泡声像的变化,可以比较全面地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同时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具有无创、安全可靠、准确率高的优点。

监测时间:月经第11天开始,依据卵泡生长速度,决定下次监测时间(卵泡直径4mm时,生长速度为2mm/天)。

监测次数:一般一个周期(卵泡生长-成熟-已排出)监测3~4次,一定要监测到卵泡排出。因为临床上还有小部分女性,其卵泡可以顺利长到成熟,但却不能正常排出,可能会被诊断为排卵障碍。

选择同房时间:一般卵泡>18mm时,可以开始隔天同房2~3次。

此外,备孕期间保持心情愉悦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受孕。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吴胜男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受孕也有“良辰吉日”?计算排卵期有这些方法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