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剧中父亲苏大强这个角色很“出彩”,引发了观众的探讨。他在晚上经常有起夜的毛病,就是人们常说的尿频。尿频是一个非常让人讨厌的毛病,可能会影响睡眠、工作、学习、旅游出行……虽然尿频可能让美好的生活蒙上了阴影,但我们也不必畏疾忌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尿频?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尿频?
在临床上,尿频是一种排尿异常的症状,主要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少。人体排尿的生理过程:尿由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输送,贮存在膀胱内,达到了一定的量后,会启动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经尿道一次性排出体外。正常成人一天的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每天排尿4~6次,夜间0~1次,每次的尿量在200ml~300ml。正常排尿可以保证机体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维持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排尿异常症状。
怎样确定自己是否患有尿频?泌尿外科大夫建议在家里做一个“排尿日记”:将自己24小时排尿的时间及每次排尿的量记录下来,同时标记出入睡及起床时间。可以通过这个日记可以得到自己一天的总尿量、每次排尿量、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等,再将这些数据与正常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尿频了。
从直观上来判断,如果每次排尿量正常,排尿次数增多,一天的总尿量必然会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与饮水过多、气候寒冷、吃西瓜等因素有关,它们导致机体入水量增加,肾脏的调节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只要控制一些饮水量即可缓解。但对于一些情况来说,如患者有肾脏病变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尿崩症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也会出现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它们则属病理性范畴。
以下就几个比较常见的尿频原因,谈谈怎样解决尿频问题。
1.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
尿频如果伴发有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尿路刺激征,就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尿道炎、外阴炎等。通过检查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此时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休息,接受一定的抗生素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果病程较长,症状顽固,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结核、腺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等疾病。
2.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改变包括尿道括约肌挛缩、膀胱出口梗阻、骨盆区域充血水肿、膀胱底部敏感性增高等,这些都可以引起排尿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出现尿频等症状。此时,避免频繁性生活、久坐、骑车、饮酒等行为,通过运动、步行等帮助盆底水肿消退,配合服用松弛尿道括约肌的药物,有利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缓解。
3.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引起的尿频
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会引起排尿不适及尿频症状。此外,膀胱周围的病变,如子宫肌瘤、盆腔脓肿,妊娠子宫会因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症状;尿道口周围病变,如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可能会刺激尿道口而引起尿频;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尿道狭窄等,会因造成膀胱逼尿肌病变,而引起膀胱扩张能力降低,产生尿频。这些疾病如果诊断明确,均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尿频的症状可消失。
4.包皮炎、龟头炎引起的尿频
阴茎头和包皮上含有众多神经末梢,男性(特别是男童)包皮过长及包茎、包皮垢会引发包皮炎、龟头炎,刺激尿道口不适引起尿频。因此,当发现孩子有排尿次数增多,诉阴茎局部痒、痛,阴茎头红肿等,最好及时看医生,以便得到恰当的治疗。平时不要长时间让孩子泡在水里洗澡或游泳,这是因为,在潮湿的环境内,包皮垢更容易诱发包皮垢杆菌生长,从而刺激包皮内板和龟头发炎。同时切记,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质清洗外阴,用温水冲洗为宜。
5.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神经因素也是引起排尿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有关神经系统及尿动力方面的检查才能确诊。当医生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后,会考虑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频,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尿道综合征,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一般会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精神异常等。临床上,可以先通过心理疏导,服用安神助眠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此外,膀胱功能训练是治疗此类尿频的一个有效方法。其具体要点:不要在自己一出现尿意感时,就去上厕所,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排尿的注意力,通过适当的憋尿,改变膀胱的顺应性及敏感性,这样可以逐步缓解甚至治愈尿频。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幼儿期膀胱逼尿肌、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需要进行一定的膀胱功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能够避免尿频。
可以说,尿频是一个影响美好生活的“祸害”。然而,现代医学已经可以通过查因祛病,战胜绝大多数尿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相信科学态度对待疾病,是远离尿频、拥抱健康生活的保障。
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包娟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