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在上班时谈笑风生,下班回到家后却沉默寡言,吃完饭就想拿着手机看电影、刷微博,休息日也不愿意和朋友过多交流。”其实,此类人很可能患上了“下班沉默症”。那么,“下班沉默症”到底是什么?“下班沉默症”患者应该怎么办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5年8月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人们乘坐定制的公交车下班回家。
(张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上班幽默活泼,下班沉默无语,这一职场现象被称为“下班沉默症”。通常来说,有三种原因会造成“下班沉默症”:第一,回家后卸下工作的伪装,回归本真;第二,长时间的工作使得神经紧绷,下班后需要安静的空间,选择沉默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第三,回到家后长时间无人陪伴,找不到人说话,于是下班沉默成了一种习惯。
该症看似无伤大雅,但如果长期对“下班沉默症”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庄丽提醒,“上班族”如果长期在下班后沉默,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破坏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导致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
那么,“下班沉默症”患者应该怎么办呢?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心理系副教授魏曙光建议,此类人群要学会提醒自己转换角色,在工作之余把时间留给家人和朋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这种真实的社交圈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是手机和网络远不能提供的。魏曙光表示,“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世界,运动可以释放心理压力,培养兴趣爱好能够丰富个人生活,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对自己真正有效的解压方法,才能远离‘下班沉默症’。”
另外,对于因工作劳累而患上“下班沉默症”的人,亲友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当介入,不要在其烦躁或疲劳时强制交流。面对有类似症状的人,亲友要重视日常的关怀,学会倾听,认真体会对方感受。如此一来,“下班沉默症”患者会更愿意向亲友敞开心扉。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