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脑瓜里有时会出现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死去”“人死了会怎么样”“我会死吗”等。当孩子这样提问时,家长不管是郑重其事地给孩子讲解,还是闪烁其词或避而不谈,好像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么,面对这些“好奇宝宝”的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回复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8年9月3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新婚夫妇参加全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许丛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正面回答,切忌避而不谈
面对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家长不应该避而不谈,而应该引导孩子尊重生命,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举例而言,在带孩子扫墓时,孩子可能会提到有关逝者的事情,家长此时不应该说“以后不许提死字,不吉利”“等你长大以后自然就知道了”等。而应该告诉孩子,“还记得最爱你的太奶奶吗?虽然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都会永远记得她、怀念她、尊敬她,因为太奶奶活着的时候很爱我们,很努力地给我们大家带来幸福。”
科学回答,适当“婉转”表达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过于直爽和过于隐晦的回答都是不合适的,比如“人都是会死掉的,这很正常”“太奶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活着的意义,帮助孩子用“科学的死亡观”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举例而言,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更具体、更客观地了解死亡,告诉孩子“人死了,就是身体不能活动了,没有呼吸、心跳,不能玩游戏、吃糖果,也不会感觉到寒冷、饥饿了。”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明白,“生命和活力不是永恒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借助道具,结合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曾有学者提出“儿童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该理论认为,3~5岁的孩子处于第一阶段,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离去,是可逆的、暂时的,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5~9岁的孩子处于第二阶段,他们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只有被“死亡”(在他们心中,死亡是被拟人化的)抓走的人才会死,而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等;9岁以上的孩子处于第三阶段,他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
由此可见,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家长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可借助一些辅助道具。
举例而言,对于年龄尚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家长可以通过读绘本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死亡就是“不能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叶子的生命过程”,让孩子从中理解人类的生命过程。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带孩子看一些暖心的电影,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死亡,比如细胞老化、新陈代谢减缓等,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
作者:心理服务基层科普讲师、河北省三河市第八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马帅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