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情部门统计,2018~2019年度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约820万亩,比上年小麦收获面积840.4万亩减少20.4万亩。近日,农科110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高志强专门针对2018年山西冬省小麦的播种特点、苗情、墒情以及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以及小麦春季需要采取的相关管理措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高老师,2018年山西省冬小麦播种有哪些特点?

高志强(以下简称高):据农情部门提供,2018~2019年度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820万亩,比上年小麦收获面积840.4万亩减少20.4万亩。去年山西省冬小麦适播期天气晴好,底墒好,播种顺利。总体特点:一是底墒充足。小麦主产区7、8、9月份平均降雨量分别为148mm、32.4mm、86.2mm,特别是9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1%,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适播期底墒充足。二是播期集中,适播面积大。由于适播期没有出现连阴雨天气,天气晴好,大部分麦田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26日~10月20日之间,比上年大面积集中播种时间缩短30天左右,适播面积占到80%左右。三是出苗较好。由于底墒好、播期集中,加之整地播种质量好,大部分麦田出苗情况良好,表现为苗齐、苗匀、苗壮。


记者:全省冬小麦的苗情整体呈现一个什么状态?

高:麦田进入越冬期后,大部分麦苗达到5叶1心。一类苗平均基本苗21.8万苗,株高19.5cm,主茎叶龄6.4个,单株分蘖3.2个,总茎蘖数88.56万苗,次生根6.2条;二类苗平均基本苗25.3万苗,株高17.2cm,主茎叶龄5.0个,单株分蘖2.1个,总茎蘖数75.43万苗,次生根4.4条;三类苗平均基本苗36.7万苗,株高12.6cm,主茎叶龄3.4个,单株分蘖0.7个,总茎蘖数54.86万苗,次生根2.2条。一二三类苗情比例平均为40:42:18,比上年25:36:39相比,一类苗增加15个百分点,占40%;二类苗增加6个百分点,占42%;三类苗减少21个百分点,占18%,是近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

水地小麦一、二、三类苗比例为40:50:10,与上年14:33:53相比,一类苗增加26个百分点,占40%;二类苗增加17个百分点,占50%;三类苗减少43个百分点,占10%。平均基本苗30.7万苗,株高15.2cm,主茎叶龄4.5个,单株分蘖1.7个,总茎蘖数74.65万苗,次生根3.3条。

旱地冬小麦一、二、三类苗比例为40:40:20,与去年40:40:20一致。平均基本苗21.1万苗,株高17.6cm,主茎叶龄5.8个,单株分蘖2.9个,总茎蘖数76.64万苗,次生根5.7条。

总的来说。苗情整体表现较好,部分麦田冬前有旺长现象。由于今年大秋作物收获早,9月中下旬降雨及时,土壤墒情好,小麦播期较往年适期偏早,10月、11月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导致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提前,同时部分地区越冬水浇灌偏早,冬前有旺长现象。入冬以来,山西省降温幅度较大,极端温度较低,可能会对冬性不强的麦田产生冻害,春季应及早进行水肥管理。


记者:去冬今春,山西省普遍降雪较少,小麦田间墒情怎样?

高:10月25日至11月5日40余天,我省小麦主产区基本无降雨,土壤失墒加剧,小麦生长受到干旱影响。11月5日以来,我省南部麦区有2~3次降雨过程,尤其11月15~17日,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雨雪过程,降雨量平均9.3mm,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期旱情,基本能满足当前小麦生长对水分要求,墒情好于去年。此外,由于9月下旬到11月5日前基本无降雨,多地普遍提前浇冬水,时间比往年提前月一周到10天时间,冬浇面积大。但11月17日至今大部分地区无降水,南部小麦进入越冬期较晚的旱地麦田出现旱情。


记者:小麦田间的病虫草害情况如何?

高:去年10月份以来,部分麦区气温偏高,加重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部分地区病虫基数较高。山西省中南部襄汾、翼城等县部分水地麦田整地时土壤处理或药物拌种有不到位,地下害虫基数偏大,尤其是蛴螬、金针虫,翼城县不少田块每平方米有虫密度平均3~6头。但10月25日至11月5日40余天小麦主产区基本无降雨,11月15~17日,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雨雪过程,而后至今基本无降水,总体降水较少,病虫草害与去年相比较轻。


记者:针对目前小麦苗情,那么进入春季以后,应该着重采取哪些方面的管理?

高:去年小麦播期较往年适期偏早,底墒充足,苗情整体较好,一类苗较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6个百分点,三类苗减少21个百分点。但由于10~11月部分地区气温偏高,且部分地区越冬水浇灌偏早,导致部分水地麦田冬前出现旺长趋势。入冬以来降雨较少,旱地麦田略显旱情。因此,今年春季管理的关键在于“立足抗旱”。所以,早春镇压耙耱,促旺转壮,确保增穗数,是奠定夏粮丰收的基础。

在管理上应该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管理措施:

1、立足抗旱,耙耱保墒。春季风大,水分散失快,因此无论是水地麦田还是旱地麦田,早春应进行耙耱或中耕锄划,疏松表土,减少土壤蒸发保墒增温。重点做好旺苗田和土壤悬虚麦田冬季和早春镇压耙耱工作。

2、促控结合,分类管理。对一类苗,突出氮肥后移。未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应在起身前期浇水;已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肥水条件好,返青期总茎数可达70~80万,可将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控制早春分蘖,促进个体稳健生长。对二类苗,重点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未浇冬水的二类麦田应在返青期浇水,并追施尿素2.5~5.0kg;已浇冬水的二类苗麦田,返青期亩总茎数50~60万或表墒较差麦田,应在起身前中期浇水追肥;亩总茎数60~70万,应在起身后期,浇水追肥;保大蘖、争中蘖为重点,提高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kg。对三类苗,应以促为主。未浇冬水三类苗麦田应返青前期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5kg;对于已浇冬水的三类苗麦田,加强返青期肥水管理,以促为主。早春管理以保冬前蘖、促中小蘖,争亩穗数为重点。墒情好的麦田,做好返青前期中耕锄划提温保墒,促早发,增加早春分蘖,起身期配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kg,配施磷酸二铵2.5kg,提高成穗数。表墒差的麦田,春季应进行两次肥水管理,第一次浇水追肥应在返青时,亩追施尿素5~7.5 kg,配施磷酸二铵2.5 kg;拔节期进行第二次浇水追肥,亩追施尿素5 kg,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3、旱地小麦镇压提墒,趁雨追肥。旱地小麦要将镇压耙耱提墒保墒作为早春管理的重点,提高抗旱能力。晚播弱苗田应趁雨雪,雪后追肥和早春返浆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施尿素5~7.5kg,磷肥施用不足田块可配施磷酸二铵5kg。

4、科学化除,做好虫病防治。重点做好三病害(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虫害(金针虫、蛴螬、吸浆虫、麦蜘蛛、麦蚜)的监测防治,及时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早防早治,统防统治,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的原则综合防治。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5℃至小麦拔节前,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

5、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作者:石慧芳

编辑:石慧芳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高志强

[原创]小麦苗情整体较好 春季管理如何跟进

图文简介

据农情部门统计,2018~2019年度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约820万亩,比上年小麦收获面积840.4万亩减少20.4万亩。近日针对2018年山西冬省小麦的播种特点、苗情、墒情以及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以及小麦春季需要采取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