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省北部干旱地区绿豆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经济效益看好。但是,风沙大,雨量少,春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土壤沙化,碱性大等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我省北部地区绿豆的生产,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旱地绿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旱地绿豆生长期的地面温度和土壤湿度,有效克服我省旱地绿豆生产的不利自然因素,具有省工省时、控本增效、提高产量的特点。

其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轮作倒茬、早春耙耱;合理施肥,培肥地力;选择优良品种、种子包衣防病;播前除草剂覆盖,地膜覆盖、抢墒机械早播、精播保苗,合理密植;及时间苗,防病治虫,化学除草,叶面喷肥;适时收获等几个方面。

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整地施肥  种植绿豆选好地块,避免连作、迎茬,利用轮作来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和生理调节作用,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最好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一般以相隔2~3年为宜。

采用深翻、深耕、耕后及时耙耱、镇压、平整土地、培肥地力等改土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改良土壤结构性能,建立耕作层水库,达到蓄水、保墒、抗旱。据测定:土地深耕40cm比20cm含水量高27.2%。此外,秋后耙耱保墒和早春碾地提墒的方法也可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在不旱的情况下,碾压过的土地干土层浅lcm,含水量可提高75%。

培肥土壤是种好旱地绿豆的关键。旱地土瘠肥少、用养脱节是造成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采取结合耕地增施优质有机肥1500公斤/亩以上,来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对降水利用率也随之提高,起到以肥调水,以土蓄水的作用,从而实现旱地绿豆稳产、高产。

种子处理  必须进行精选,去杂、去劣、去病、去碎粒,留饱满、光泽度好、发芽率、发芽势高的籽粒,增强种胚活力, 提高种子发芽。有条件的可采用每亩及用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5克钼酸铵或1%的磷酸二氢铵伴种,均有防病增产效果。

二、地膜覆盖、适期播种  

覆盖栽培是提温、保墒、蓄墒,提高降水利用率,减少土壤蒸发的有效方法。依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播种以地膜覆盖为主,采用精量播种机地膜覆盖播种一次性完成,覆膜要铺平、铺正、拉紧、压严、压实,紧贴地面,做到不跑温,不漏气,风扯不起,草顶不动。绿豆播种量一般为1.5~2.0公斤/亩。

由于绿豆发芽不耐低温,一般最早播期须在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开始播种。判断土壤墒情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抓起耕层土壤,握紧后可结成团,离地1米处放开,落地后可散开。土壤墒情适宜时播种,种子萌发良好,土壤墒情差的,种子虽然能够萌发,但出苗较困难,影响出苗率,且幼苗不健壮;将会出现严重缺苗。可采用播后镇压提墒,保证土壤有足够水分出全苗、壮苗。

三、间苗定苗

播种10天左右要及时进行查苗、放苗、补苗,缺苗断垄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可达20%以上。苗全、苗匀、苗壮,是高产的基础,发现缺苗及早进行催芽坐水补种或在空穴相邻处多留苗。在绿豆第1片复叶展开后间苗。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草。第2片复叶展开后定苗。

建立科学的群体结构,是获取高效益的前提,合理密植不仅使产量增加,而且使百粒重也增加,品质提高。种植密度随品种特性,土地肥力,管理水平和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晋绿豆3号、7号,一般亩留苗10000株左右。

四、中耕除草

为防止杂草危害绿豆(夺水肥和传播病虫害)中耕原则为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不伤根,由于现在人工成本太高,提倡应用化学除草技术,以减少劳动强度和用工。目前常用除草剂有金杜尔、拉索、豆草畏等。在播后芽前进行地表封闭除草可采用以下几种配方:① 72%金杜尔乳剂每亩100克加水50公斤单独喷雾,有效控草期可达45天以上;②72%金杜尔乳剂每亩50克与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合后加水40~50公斤喷雾,有效控草期在60天以上;③48%拉索乳剂每亩250克加水40公斤单独喷雾施用,有效控草期在30天以上;④48%拉索乳剂每亩100克与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合后加水40公斤喷雾,有效控草期在45天左右。⑤45%豆草畏乳剂每亩80毫升,有效控草期在45天以上。

如遇播后芽前不能及时实施地表封闭除草,可以在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喷雾。经多年试验证明,精盖草能是进行茎叶喷雾的最好除草剂,在杂草3~5叶期施药效果最佳,每亩用药量为45~50毫升,施药后4~5天杂草即表现出心叶枯黄、节间变褐等中毒症状,施药后7~8天杂草开始整株枯死。该药对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大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在95%以上,对双子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防效不佳,对绿豆安全。

五、施肥

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原则是重施底肥,巧施微肥,根据产量目标适当增加用肥量。

鼓粒初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 公斤/亩以上,保荚、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鼓粒中后期对产量形成至关重要,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 次,可延缓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

六、病虫害防治

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在病虫害比较严重情况下,应慎重的选择农药品种,使农药残留降到最低水平,保证绿豆产品的优良品质。

对绿豆病毒病、根腐病、白粉病,可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600倍液喷洒。

重点是防治绿豆细菌性疫病,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对多种药剂及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和筛选,总结制定了一套绿豆细菌性晕疫病的防治规程,并作为山西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主要防治内容是:当田间病症初现时开始喷药防治,每7~10 天喷药1次,需连续喷药2~3次。可选择以下药剂:a. 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b. 喷施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c. 喷施3%中生菌素1000~1200倍液;d. 喷施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绿豆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绿豆象,地下害虫有蛴螬和地老虎。防治蚜虫方法有叶面喷洒农药40%的乐果1000~1500倍液;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用40%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和杀螨特莱农药,重点喷施叶下面,或在无风时,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施放烟雾剂。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播前拌种,有40%乐果乳剂或50%的辛硫磷,按药、水、种子量1:40:500的比例拌种,并堆闷3~4小时,待种子吸干药液后播种,也可用50%辛硫磷1500倍液灌根。

七、收获

绿豆植株上有95%以上的荚成熟变黑时可在早晨或上午一次性拔起植株或割到,收下的豆荚或植株应及时晾晒,统一进行碾压脱粒、清选、晒干、装袋、及时入库保存。



作者:张春明

编辑:申红涛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旱地绿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图文简介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省北部干旱地区绿豆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经济效益看好。但是,风沙大,雨量少,春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土壤沙化,碱性大等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我省北部地区绿豆的生产,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旱地绿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控本增效、提高产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