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是针对目前旱地小麦生产上存在的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产量低而不稳、比较效益低四大问题,以降雨资源周年调控、土壤水分跨季节利用为抓手,协调土、肥、水、根、苗五大关系,达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和小麦稳产高产的目的的一项综合技术。

一、技术要点

1、休闲期耕作

(1)土壤条件

土壤活土层25 cm以上,土壤容重1.1 g/cm3~1.3 g/cm3,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851的要求。

(2)前茬小麦留茬高度

茬高15 cm~20 cm。

(3)施有机肥

入伏后,田间撒施有机肥,结合深翻每667 m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3000 kg,或精制有机肥100 kg;或者使用深松施肥一体机结合深松每667 m2施入精制有机肥100 kg。

(4)伏期深翻或深松

7月中旬后趁墒深翻,深翻25 cm~30 cm,保持土垡原状;或者使用深松施肥一体机深松,深松30 cm~40 cm。

(5)秸秆还田或覆盖

结合深翻,前茬秸秆残茬还田;或深松整地后将秸秆覆盖于地表。

(6)秋后整地

立秋后,旋耕整地,旋耕深度12 cm~15 cm,耕后耙平地表。

2、播前准备

(1)整地

播前旋耕麦田,旋耕深度12 cm~15 cm。

(2)底施化肥

结合整地每667 m2撒施纯氮(N)8 kg~10 kg,纯磷(P2O5)6 kg~8 kg。所选肥料及施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

(3)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山西省审定,适宜当地种植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南部中熟冬麦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中部晚熟冬麦区选用强冬性、冬性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4)种子处理

选择对靶标活性强的农药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种子包衣按照GB 15671的规定执行,药剂拌种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地膜选择

选择宽400 mm、厚0.01 mm的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

(6)播种机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机部门鉴定的具有推广许可证的播种机械。

3、播种

(1)播种期

露地播种期,南部中熟冬麦区南片适宜播期9月25日~10月5日,南部中熟冬麦区北片适宜播期9月23日~10月3日;中部晚熟冬麦区适宜播期9月18日~9月28日。地膜覆盖播种期推迟一周左右。

(2)播种量

露地播种适播期内,南部中熟冬麦区南片每667 m2播种6 kg~9 kg,南部中熟冬麦区北片每667 m2播种7 kg~10 kg;中部晚熟冬麦区每667 m2播种9 kg~12 kg。地膜覆盖田播种量减少1 kg左右。适播期后每推迟1天,每667 m2播量增加0.5 kg。

(3)播种深度

3 cm~5 cm。

(4)播种方式

露地播种:选用旋耕条播或沟播,行距15 cm~20 cm;地膜覆盖播种:按地方标准DB 14/T 669执行。

(5)播后镇压

露地田随播随压,或播后顺行镇压。地膜覆盖田播种行镇压。

4、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

①破除板结

露地田小麦播种后遇雨发生板结,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地膜覆盖田人工破划。

②查苗补种

播种后7 d~10 d查苗,发现行内10 cm以上无苗,应及时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后开沟补种,适当增加用种量。

③护膜

播后至早春,发现膜上有洞或膜被揭,应及时培土。禁止禽、畜进地啃青,防止践踏地膜。

④秋季化学除草

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化学除草。除草剂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⑤秋苗期病虫防治

秋苗期重点查治地下害虫、麦蜘蛛、麦蚜、灰飞虱、白粉病、锈病,同时预防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侵染。选用农药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

(2)春季管理

①耙耱镇压

露地田早春顶凌耙耱,返青起身期划锄镇压。弱苗田轻耙耱浅划锄,旺苗田深中耕重镇压。地膜田行间划锄。

②化学控旺

返青期每667 m2总茎蘖数达100万以上的旺苗田,在起身期前每667 m2选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4 g~40 g,对水30 kg~40 kg叶面喷施。选用农药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③除草

返青至拔节期前化学除草,拔节后人工拔除杂草。选用除草剂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④春季病虫害防治

返青至拔节期以防治地下害虫、麦蜘蛛、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孕穗至抽穗开花期的防治重点是穗蚜、白粉病、锈病等。

⑤预防春季冻害

南部麦区4月上中旬、中部麦区4月中下旬,根据天气预报,晚霜来临之前,提前叶面喷施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选用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符合NY/T 496、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

(3)后期管理

①叶面喷肥

抽穗至灌浆中期,每667 m2用尿素100 g~130 g和磷酸二氢钾10 g~13 g,对水35 kg~40 kg,叶面喷施2~3次。

②后期病虫防治

孕穗至开花期,以防治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等;灌浆期以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为重点。采取叶面喷施微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液,实现“一喷三防”,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选用农药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

③残膜回收

开花期10天左右人工揭膜回收,不留残膜。

5、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药选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农药施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

(1)虫害

①地下害虫

土壤处理: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 mL,加水1 kg~2 kg,拌细砂土25 kg制成毒土,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2.5 kg~3 kg,拌细砂土15 kg~20 kg,均匀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

拌种:选用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50%二嗪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

苗期防治:当麦田因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到3%时,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 mL~250 mL,加水2.5 kg,拌细砂土30 kg~35 kg,拌匀,制成毒土,结合浇水,顺麦垄撒施防治。

②麦蜘蛛

苗期,当33 cm行长有麦蜘蛛200头以上时,用4%联苯菊酯微乳剂30 g~50 g喷雾防治。

③蚜虫

播种期,采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加水400 mL~500 mL,拌麦种15 kg~25 kg,预防蚜虫为害;苗期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达到10头以上时,孕穗期至灌浆期百株蚜量达到500头以上时,每667 m2用5% S-氰戊菊酯乳油12 mL~15 mL,或20%甲氰•氧乐果乳油50 mL~75 mL,或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2 mL~20 mL或 0.2%苦参碱水剂150 g。

(2)病害

①拌种

播种期预防腥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可选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每10 mL加水0.5 kg~1 kg,拌麦种10 kg;或选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或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或15%多•福种衣剂1:60~80(药种比)拌种。

②生育期防治

白粉病、锈病、纹枯病、根腐病发病初期,每667 m2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8 g~33 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 g~48 g;或25%丙环唑乳油33 mL~35 mL;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 g~15 g;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 g~70 g,对水30 kg~45 kg喷雾防治。

(3)草害

小麦冬前3~5叶期或春季起身拔节前,选择气温5℃以上晴天中午进行化学除草。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7 m2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9 g~15 g,或720g/L 2,4滴二甲胺盐水剂50 mL~70 mL,或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 mL~66.5 mL,对水20 kg~30 kg,喷雾防治;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7 m2用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0 mL~30 mL,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麦田,每667 m2用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可分散粒剂15 g~25 g,对水20 kg~30 kg,喷雾防治。

6、收获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二、适宜区域

本技术适宜在一年一作黄土高原旱地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注意事项

休闲期实施“三提前”是本技术的核心。“三提前”是指:前茬小麦收获后,大致在7月上旬,田间撒施1500~3000 kg腐熟的农家肥或50~100 kg含有生物菌肥的生物有机肥,然后使用大型拖拉机牵引的深翻犁,深翻土壤25~30 cm,使有机肥和秸秆同时翻入土壤深层,或者直接使用深松施肥机械与秸秆覆盖机械一次性深松土壤30—40 cm,同时施入生物有机肥50~100 kg,并将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配合立秋后耙耱收墒。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效果更佳。

四、增产效果

多年定位试验示范表明,采用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小麦产量增加868~2098 kg/ha,增幅为37.1%~51.0%,平均增产44.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12.5%,速效磷平均提高99.6%,碱解氮平均提高48.0%,从而使休闲效率提高32.2%~135.1%,夏闲期土壤蓄水量增加27~57 mm,小麦播种时土壤贮水增加23~90 mm,平均增加47 mm,增幅最高达22.4%,促进了小麦产量形成,其中穗数提高25.0%~29.3%,穗粒数平均提高6.6%-17.2%,收获指数平均提高10.4%,最终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2%~54.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7.2%-51.0%,农户收入也因此每亩增收110-292元,提高了45.5%~344.8%。


作者:高志强

编辑:申红涛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增产技术

图文简介

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是针对目前旱地小麦生产上存在的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产量低而不稳、比较效益低四大问题,以降雨资源周年调控、土壤水分跨季节利用为抓手,协调土、肥、水、根、苗五大关系,达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和小麦稳产高产的目的的一项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