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8岁的男子坐飞机回来后,一走路便就觉得气促,活动能力较从前大大减退,似乎与废人无异。到医院CT检查后发现,他的肺里已经栓塞了好几个血管。其实这还算运气好的,有些长途旅客下飞机时突然一阵眩晕,一头栽倒就再也起不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欧美地区,肺栓塞是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号“杀手”。在我国,肺栓塞也常常“杀人如拾草芥”,即使侥幸不死也可能落下重残。实际上,肺栓塞的根源与“易栓症”有关。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凝血因子、抗凝蛋白、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引起血栓疾病涉及先天遗传性与后天获得性两种机理,后者更为多见。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8年2月15日,在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危重病人。(谭凯兴/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易栓症的典型表现为血栓形成,导致的血栓类型主要是静脉血栓。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又以深静脉血栓的危害较大。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深静脉血栓常发生肺栓塞,肺栓塞常源于深静脉血栓,故目前将二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此外,每一种获得性易栓因素诱发静脉血栓的危险度不尽相同。后天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年龄是最多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老年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要比儿童高出近千倍。可能原因包括老年人活动减少、慢性病增多、肌张力减低、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2.长时间制动。在瘫痪、管形石膏固定、术后及久病卧床等情况下,由于通过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流淤滞,易发生静脉血栓。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患者,这种长时间飞行后易发生静脉血栓的现象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肥胖和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发生旅行相关血栓的危险性更大。
3.手术和创伤。手术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据研究,如不采取预防血栓的措施,与手术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50%,由于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4.恶性肿瘤。肿瘤相关的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性静脉炎被称为Troussear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3%~18%。
5.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口服避孕药问世于1959年,但是在1961年就有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避孕药而发生肺栓塞的首例病例报告,后续又有不少相关报道。目前激素替代疗法通常联合应用1种雌激素和1种孕激素。最近不少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使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2~4倍。
6.妊娠和产褥期。据估计,年龄小于35岁的妇女妊娠期间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约为0.6‰,年龄大于35岁者为1.2‰,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10倍。产褥期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亦增加,且比妊娠期危险性更高。妊娠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活动减少等是易栓倾向的原因。
7.高凝血因子水平。凝血因子活性的正常范围较大,一般在0.50~1.50。凝血因子水平一般在0.90(普通人群水平)之上就被认为是高水平。高水平的凝血因子可使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增加2~3倍。
8.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狼疮型抗凝物和抗心磷脂抗体,是较常见的获得性易栓症。抗磷脂抗体可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率约为50%,抗磷脂抗体也可独立存在。抗磷脂抗体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0%~40%。血栓既可发生于动脉,也可发生于静脉,但以静脉为主,占70%左右。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约10倍。
通常情况下,仅存在1种血栓危险因素不容易引起静脉血栓,但多种血栓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对于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十分重要,并需要持续三个月以上,甚至终身都要抗凝。为了监测抗凝的效果有无过犹不及,患者要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如果栓子较大,要进行溶栓,如果太大溶不掉,就要做导管介入手术把血栓打碎吸走。如果发现下肢形成了深静脉血栓,要即刻制动,以免栓子脱落,并且尽快行介入手术放置腔静脉过滤器,即用一个网兜来阻挡可能流入心脏的栓子。被过滤器拦住的栓子可以在血流的冲刷下逐渐溶掉,即使血栓把过滤器完全堵住了,血液还可绕道侧支循环途径传输。
预防这种疾病主要需注意:加强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的预防观念;对危险人群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喝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的机会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旅行休闲操;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时,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血液科医学博士夏乐敏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