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水稻属于一种现代化种植模式,具有种植效率高、管理便捷、产量高等特性,而病虫害是影响规模化种植水稻健康生长、提高产量的关键,需要采取一系列绿色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技术

1.1  选择抗性品种

大量实例表明,在早稻和晚稻种植时,选择品种优良、抗性比较好的水稻品种,可有效抵御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对水稻造成的影响。

1.2  深水灭蛹技术

在每年的3月下旬~4月上旬,在稻田中进行灌深水处理5~8次,可淹死大部分幼虫和蛹,如果结合放鸭吃虫的方法,则效果更佳。

1.3  及时处理稻草

通过及时处理稻草和稻桩的方法,可大幅度减少病虫浸染源。在进行收割时,采用齐泥收割的方法,并及时进行翻耕处理。

2  生态调控技术

在规模化种植水稻病虫害防控中,选择生物多样性调控和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可大幅度提升规模化种植水稻自然控害的能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  物理防治技术

3.1  灯光诱杀技术

灯光诱杀防治技术是在稻田中设置频振式杀虫灯。为确保诱杀效果,杀虫灯距离地面的高度要控制在1.5~1.8 m之间,每2.5~3.5 hm2范围内安装1盏或者2盏太阳能杀虫灯,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有效诱杀二化螟虫、稻飞虱等害虫。灯光诱杀时间以5月初~10月底诱杀为最佳,每天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6点开灯进行诱杀即可。

3.2  性诱剂技术

在二化螟虫羽化初期放置诱捕器,在羽化末期进行回收,每500~800 m2设置一个诱捕器,在诱捕器内部设置一个诱芯,每隔20~30 d换1次诱芯。为提升诱捕效率,诱捕器高度要高出水稻植株10~15 cm,随着水稻长高,提高诱捕器设置高度。

4  生物防控技术

4.1  天敌防治

(1)稻螟赤眼蜂防治技术,主要做法是在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虫羽化的初期,放出赤眼蜂,密度为15万头/hm2,每隔7~10 d再次放等量的赤眼蜂。

(2)稻鸭共育控虫技术,当水稻栽植7~10 d内,1 hm2稻田中放入雏鸭50~100只,为防止鸭子吃掉水稻,在水稻孕穗末期把鸭子赶出稻田。鸭子可以自主捕食二化螟虫等害虫,还能吃掉水体中多余的杂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为水稻的正常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人为提供天敌栖息场所,并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比如在稻田边种植豆类植物,以达到招引天敌并为其提供隐蔽场所的目的。

4.2  生物药剂防治技术

通过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可有效防治二化螟虫和稻飞虱对稻田造成的影响,通过井·蜡芽可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和春雷霉素可有效防治稻瘟病。

5  化学防治技术

5.1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在进行水稻播种前,通过消毒处理技术,来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比如杂交水稻种子可以采用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 000倍浸泡种子24 h以上。

5.2  水稻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①二化螟虫防治技术,当1 hm2水稻中含有450个以上二化螟虫卵块时,在卵孵化盛期用药,采用20%的甲苯酰胺SC进行防治,1 hm2土地用药量为150 mL,去除二代螟虫的效率高达96%以上。②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稻纵卷叶螟1 a可以繁殖五代,主要对二代、三代和四代防治。当100丛水稻中稻纵卷叶螟新虫苞超过30个时,采用5%的甲维盐WG进行防治,1 hm2用药300~350 g,防治效率可达95%以上。③稻飞虱防治技术,当每100丛水稻中,稻飞虱虫量达到1 500~2 000只时,1 hm2采用25%的吡蚜酮WP480 g,兑水780 kg进行施药防治。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药剂轮换防治,避免稻飞虱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6  结束语

水稻种植关系国计民生,为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性,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的需求,要加强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应用。


编辑人周宏燕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李竹梅


[原创]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图文简介

本文针对规模化种植水稻,从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5个方面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