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属豆科作物,是粮、药兼用作物,秸秆还是家畜的优质饲料。近年虽然种植规模不大,但投入产出效益较好,市场前景广泛。

一、适宜推广范围:该技术适宜于在晋中市杂豆主产区的东山各县和平川丘陵地区及麦田复播区推广。

二、目标要求:推广应用本项技术可达到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一般栽培条件下平均亩增产20%左右,亩产可达120公斤。

三、品种选择:宜选抗病.抗逆性强.耐旱、丰产、外观色泽好、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适销对路的中晚熟品种。适合晋中市种植的品种有:天津红小豆,冀红1、2号等

四、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择沙壤土或粘壤土为好,前茬应选择3年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禾本科或薯类为前茬,避免重迎茬。整地以伏秋整地为主,深度要达到20~30cm。深翻后整平耙细,立即耙耱、镇压保墒。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2t,做到垄平、肥匀,为翌年春季播种、保全苗打下基础。

2、播种与施肥  播种时间应掌握在有效积温稳定通过14℃以上时即可播种,本区域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播种。选择晴朗无风天气,采用条播为好,每亩播种量2~2.5kg。播后及时覆土3~4cm,每亩施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5kg作种肥。为保证播种质量,应把红小豆播在湿土上,并做到种、肥分离,以防止化肥烧种,造成缺苗断垄,播种后应及时镇压保墒。

3、合理密植  红小豆的播种密度必须因时、因地、因品种不同而定,清种一般行距50~60厘米,株距10~15厘米,亩留苗0.8~1.3万株。若与玉米、谷子间作,玉米红小豆的种植比例为4:6或2:4~6;谷子红小豆的种植比例为6:6或3:3,通常玉米行距40厘米,谷子行距20厘米,红小豆行距40~50厘米

4、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苗期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以2-4片真叶时间苗为宜。留苗过密易造成田间郁蔽.使红小豆花期延长、成熟期拖后。要根据地力状况选择适当株、行距,有利通风,一般每亩保苗1~1.8万株为宜,拔除病苗、弱苗,留壮苗、大苗。

(2)中耕除草  红小豆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为防止低温伤苗,在出苗前3~5天,采用铲前趟一犁来提高地温,做到三铲三趟,严防铲趟脱节和偏墒压苗。也可选用虎威、盖草能、拿捕净、精稳杀得等除草剂杀灭杂草。在红小豆开花期全面细致地拔1次大草,避免杂草与红小豆争夺肥水,影响结实率。

(3)适量追肥  红小豆具有固氮能力,适量追肥可提高单产。在红小豆初花期,以磷酸二氢钾0.2~0.3kg/亩进行叶面喷雾,可促进红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在红小豆末花期,根据红小豆长势每亩追施尿素6~8kg/亩或喷施金牌655等叶面肥,可促进红小豆生殖生长,使花荚数增多。多雨年份应控制追肥量,适当喷施硫酸亚铁,以防止出现缺铁黄苗症。

(4)病虫害防治  红小豆常见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锈病,害虫有蚜虫等。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综合防治原则。

农业防治  是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耕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焚烧病害植株,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措施。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生物防治天敌,释放寄生性捕食天敌动物,利用昆虫、捕食螨等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  红小豆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393-2000规定执行.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防治。病虫害立枯病可用50%多菌灵以种子量的0.5%~1.0%拌种;病毒病用20%农用链霉素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和锈病用2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多发生在苗期和花期,结荚期温度过高也可能发生,发现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2000~3000倍液在无风天进行喷雾防治,最佳喷雾时间为上午9~11时或下午14~16时。

5、适时收获   红小豆易炸荚落粒,为减少收获损失,人工收割应在荚变黄、叶片全部脱落前进行,若叶片全部脱落后再收割,就易造成炸荚损失。使用机械收获时,应注意调整机车行进速度和脱粒滚筒的转速,以降低破碎率。采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严防在烈日下作业,避免机械性炸荚,降低田间损失率,做到颗粒归仓。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优质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图文简介

优质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适宜于晋中市杂豆主产区的东山各县和平川丘陵地区及麦田复播区推广。推广应用本项技术可达到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一般栽培条件下平均亩增产20%左右,亩产可达1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