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是山西省忻州市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资源优势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忻州市偏关、定襄、神池等县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谷子“机械化作业地膜覆盖、半精量播种、选用适应品种”为主要内容的谷子生产集成技术。

一、适宜范围:

地膜谷子适宜在黄土高原海拔900米以上的忻州市14县、区(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原平市、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广大旱作地区的川地、坪地、梁峁地、缓坡地及山前倾钭平原实施。前茬以豆类、薯类、瓜类为好,玉米、莜麦、糜黍次之,土壤质地以轻砂壤为宜。

二、产量目标与质量安全指标

1、产量目标:大面积亩产350公斤以上,部分亩产超500公斤,比传统种植法增产40%以上。

2、质量安全指标:至少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谷物产品符合NY5202-2004的要求。

三、品种选择

在地膜覆盖宽窄行穴种条件下,首选具有分蘖特性的“张杂号”系列杂交种为宜,其次选用优质高产的“晋谷号”系列优种亦可。

1、冷凉区(早中熟区)(五台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目前宜选用“张杂谷3号、6号”等和“晋谷29号、43号”等为宜。

2、暧温区(中晚熟区)(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代县、繁峙县)

目前宜选用“张杂谷5号、6号、8号、10号”和“晋谷21号、40号、42号”等为宜。

四、栽培技术:

1、机械整地与平衡施肥

(1)五墒整地:上年秋收后机深耕蓄墒;入冬封冻前机磙压封墒;早春解冻后机耙耱保墒;铺膜播种前机旋耕(犁浅耕)塌墒;播种后机械轻镇压提墒。若是砂质旱地,则上年秋后免耕,早春解冻后及早进行旋耕施肥、耙耱整地,到期机械铺膜播种。

(2)平衡施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微相结合;底肥追肥相结合;秋施春施相结合(即有机肥和复合肥可随春耕施入,也可随秋耕就施入)。化肥使用上执行: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A、冷凉区(中早熟区)(五台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底肥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硝酸磷肥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或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拔节--孕穗期亩追施尿素20公斤,或拔节期、孕穗期各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B、暧温区(中晚熟区)(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代县、繁峙县)

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70公斤(或硝酸磷肥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或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拔节--孕穗期亩追施尿素25公斤,或拔节期、孕穗期各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3)集中施肥:底肥除有机肥于耕前撒施外,化肥则应采用旋耕施肥一次作业机,随旋耕集中施入土壤10厘米以下耕层中;追肥时也要尽量采用小型追肥机、人工追肥器或犁开沟集中施入土壤中,而且根据天气预报,趁有雨前追施。

2、种子处理

采购种子时一定要从专供或正规渠道购买小袋包装的精选种子。播前一周置阳光下晒种2天,播前一天用瑞毒霉或萎锈灵、敌克松等按说明书拌种,以防白发病、黑穗病等。

3、机械覆膜播种一次作业

(1)适期播种适当提早

当土壤耕层5厘米处的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即可普遍进行播种。地膜覆盖条件下可适当提早一周左右,有利于充分成熟。冷凉区在5月上旬为宜,最迟不超过5月15日为好;暧温区在4月下旬为宜,最迟不超过5月10日为好。

(2)机械覆膜宽窄行穴种

选用铺膜、打孔、穴种、覆土、镇压一次作业机械,按照“每一米一带,一带一膜,一膜两行,打孔穴种,膜上为窄行,膜间为宽行”的种植形式,一次完成覆膜穴种等多项工序的实施。地膜选用幅宽70或80厘米的、厚度0.005或0.007厘米的超微膜或微膜,亩用量2.5公斤左右。若采用渗水地膜覆盖,则按照“每1.6米一带,一带一膜,一膜四行,打孔穴种,膜上为窄行,膜间为宽行”的种植形式,一次完成覆膜穴种等多项工序的实施。渗水地膜选用幅宽160厘米的、厚度0.005或0.007厘米的超微膜或微膜,亩用量3.5公斤左右。

(3)播种深度因墒而定

谷子播深以3~5厘米为宜,播种时土壤墒情好可适当浅些,播深在3-4厘米;墒情差可适当深些,播深在4~5厘米。

(4)控制播量节约用种

每亩用种0.4~0.5公斤即可,播种时控制每穴下籽8粒左右,若不好掌控,可混合1公斤炒熟的黄芥籽或糜谷籽一起播种。

(5)播后镇压必不可少

谷子不像玉米那样容易出苗,播后镇压不实,易发生悬籽、悬根、悬苗、烧芽、死苗等现象,导致缺苗断垄。所以在铺膜播种机后面尽量带上滚砘设施,一并完成镇压作业。否则必须进行人工采实或人工砘压,若播后遇雨,必须再次镇压,以破除孔穴上面的表土板结。

4、合理密植及科学定苗

(1)一穴多株留苗以保证密度

普通地膜覆盖时,每一米内铺一幅膜,膜上穴种两行,膜上窄行距35厘米,膜间宽行距65厘米,平均行距为50厘米,穴距33厘米,每亩4000余穴。间苗定苗时,品种若是“张杂谷”系列,每穴留苗5株,加上分孽,保证每穴达到7株,亩成穗达到2.8万穗左右;品种若是“晋谷号”等,因没有分孽,则每穴直接留苗6~7株,保证亩成穗达到2.6万穗左右。若地力水平和施肥水平较高,留苗密度则可再大一些,使亩成穗达到3万穗左右。若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时,品种以杂交谷为宜,每1.6米内铺一幅膜,膜上穴种四行,平均行距为40厘米,穴距33厘米,每亩5000穴。间苗定苗时每穴留苗4株,加上分孽,保证每穴达到5--6株,亩成穗达到2.5~3.0万穗。

(2)及时科学间苗定苗

地膜穴种法,出苗后一穴多株挤在一起,不利于形成壮苗,必须在苗高不超5厘米前,及早先进行一次疏苗间苗,拔掉弱苗;在苗高不超10厘米前,按上述留苗密度要求,进行最后的定苗。若有的孔穴内无苗,可在早晚进行移苗补栽,或采取催芽补种。

5、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

(1)防风护膜

铺膜播种后,常刮春风,常把膜掀起、刮跑,要密切关注与巡查,随时铲土压膜、护边。

(2)清垄除草

地膜覆盖谷子田,只需在膜间露地中耕清垄除草,间苗定苗后进行即可。

(3)中耕松土

采用手推的简易中耕机,于苗期至抽穗前,在膜间露地至少进行三次中耕松土兼除草、破板结。一次浅,二次深,三次可适中。

(4)适期追肥

于拔节-孕穗期,根据苗情长势,按前述亩追施量,决定性一次或分两次进行追施。若底肥充足、长势旺盛,可不追肥。

(5)叶面喷肥

于拔节后-抽穗期间,可按说明书要求的浓度、用量,喷施2~3次“活力久久”、“那氏齐齐发”或光合菌肥等生长促进调节剂。

(6)病虫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绿色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力求采用耕作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无害化技术及措施。农药使用执行国标: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A、合理轮作倒茬

谷子与豆类、马铃薯等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以有效减少白发病、黑穗病等发生。并于上年秋后要深翻晒垡,以有效减少病虫在土壤中生存越冬。

B、清理根茬杂草

上年秋后至冬春,将田内根茬及枯秆、田边地埂杂草清除焚烧干净,以防粟灰螟等病虫寄生越冬、带入田间。

C、培育壮苗拔除病株

施足底肥、盖好地膜、及时定苗、中耕除草、增温保墒,以培育壮苗、增强抗性。同时在间苗定苗时以及整个生长季节,随时拔除与消毁发病带病植株,以控制病害扩散。

D、合理采取化学防治

谷子白发病、黑穗病要于播种前用阿普隆、敌克松、萎锈灵、以及多菌灵、拌种双、立克锈等按用药说明进行拌种处理;蝼蛄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或菊酯类农药于播前拌种、或随播种施入土中、或播后地面撒毒铒进行防治,禁用甲拌磷等高毒农药;粟灰螟(钻心虫)、谷跳甲、粟穗螟等于拔节期间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溴氰菊酯等进行叶面喷施或叶心撒毒土防治;谷瘟病亦可用阿普隆等进行拌种处理,或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在拔节后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E、积极采用物理防治

对粘虫的防治,于5月中下旬可在田间摆放几个糖蜜诱杀器或糖醋液盆直接诱杀粘虫成虫;再是利用成虫产卵习性,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将带绿叶的杨柳条枝或旧谷草捆把插在谷子地里,以诱集成虫、集中产卵。每亩插设5个左右,每5天更换1次,取出田外、就地烧毁,可极大减少粘虫幼虫的繁殖。同时每天日出前可用尼龙扑虫网套住树枝及草捆将虫蛾振落于网内带走杀死。

6、防治鸟害与适时收获

1、防治鸟害

谷子成熟期各种鸟类危害严重,往往造成减产减收,不得不防。可以继续采取群众传统在谷子地里扎制“假人”、 悬挂红飘带、人工驱赶等土办法防鸟啄食;也可把卫生球放在一个小纱布袋里,每袋2~3粒,每亩20袋左右均匀发布挂在谷子地里,也能有效防鸟去啄食。再是可用樟脑注射液50毫升兑水30水喷洒于谷穗上,或喷洒一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驱鸟剂(一闻跑),特别的气味,让鸟闻之即飞去。

2、适时收获

当颖壳变黄,谷穗断青,籽粒变硬, 即可收获。即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最好。收割过早,籽粒成熟不良,秕谷率高,千粒重下降;收割过晚,易遭受鸟害和收获装运中造成落粒;蜡熟末期收获的,在打场上堆积3~5天后再切穗脱粒,以增加粒重。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旱地谷子地膜覆盖农机农艺配套集成技术

图文简介

地膜谷子适宜在黄土高原海拔900米以上的我市14县、区(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原平市、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广大旱作地区的川地、坪地、梁峁地、缓坡地及山前倾钭平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