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疫病是去豆的常见病害,病株叶片干枯,病田呈现火烧状,因而又称为“火烧病”或“叶烧病”。发病严重时芸豆产量和品质剧降。

[症状识别]叶片、茎蔓、豆荚和种子等部位都可受害,而以叶部为主。在叶片上先出现暗绿色油溃状小斑点,后扩大成为较大的褐色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周围有明显黄色晕环。往往在叶尖和叶缘发生较多,在叶缘的病斑多发展成为“V”字形斑。病斑组织干枯变薄,近透明,易破裂穿孔。多个病斑汇合后可使全叶变褐枯萎,通常病叶不脱落。茎蔓上产生红褐色稍凹陷的溃疡状条斑,扩展后可绕茎一周,导致上部茎叶枯萎。豆荚上病斑不规则形,红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种子变色。潮湿时各部位病斑上有淡黄色的菌脓溢出,干燥后变成黄白色的菌膜。

[防治方法]

(1)减少菌源。病地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深耕翻土,以减少田间菌源。应使用无病种子,不用病田病区生产的种子。种子可用95%敌磺钠(敌克松)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还可用农用链霉素药液浸种,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由试验确定。

(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环境高温高湿。施用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刘8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松脂酸铜(绿乳铜)乳油6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水剂300~400倍液,78%波尔·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等。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科博施药间隔期在10~15天左右),连喷2~3次。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

[原创]芸豆细菌性疫病

图文简介

细菌性疫病是去豆的常见病害,病株叶片干枯,病田呈现火烧状,因而又称为“火烧病”或“叶烧病”。发病严重时芸豆产量和品质剧降。